春节,心理修复最佳时期

  春节,是减压节。节日回家,社会角色归零,卸掉角色所承载的压力;或回归最为放松的“孩提时代”,尽情欢笑。春节,是感恩节。看父母、访恩师,或借拜年之际,向一年来对自己有恩的人道一声感谢,整合一下人际关系,积蓄新的力量,迎 [详细]
2022-06-07
心理测验 你男朋友值多少钱?
  时间流行着女人的择偶取向:50年代一颗红心;60年代重在出身;70年代最好是解放军;80年代海外关系+10万现金;90年代豪宅名车+出国兜风+100万现金。女人的择偶取向,多少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某些东西,2010年的今天,爱情值多 [详细]
2022-06-07
春节将近有人患“恐归症” 有钱没钱都回家过年

  2010年铁路春运自1月30日开始。随着春运的临近,“今年回家过年吗?”这句话成为不少家在异地的朋友的问候语。亲友相聚,是大家从年头盼到年尾的事情。在一些人积极地张罗回家的火车票时,却有另一群“春节恐归族”因 [详细]
2022-06-07
民工、外企白领抑郁者最多

  与2008年相比,2009年宁波市第一医院心理科病人增加近40%,因感到抑郁前来就诊的病人增加了1/3。  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季蕴辛介绍,得抑郁症,不外乎这几个原因:工作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婚姻家庭,其症状表现 [详细]
2022-06-07
北京民众心理疾病量陡增成隐忧

在社会变革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北京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直线上扬。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李晓童在二十六日出席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作出如上表述。   她指出,近 [详细]
2022-06-07
长期熬夜睡眠差 容易得抑郁症

  每天到了半夜一两点钟,仍然耗在网上不肯下线;一到休息日就呼朋唤友出去玩,直到凌晨才回家;有些人习惯晚上加班,一干就到了半夜。按说,熬夜困了应该很快睡着,但他们却发现,越是熬夜就越睡不着或睡不踏实,而且还感到抑郁。 [详细]
2022-06-07
过于敏感容易得抑郁症 妄想症

  在我们身边,总会有些人交往起来让人感觉如履薄冰:心眼特别小,一句无意的话都可能让他们听出敌意;神经绷得特别紧,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如临大敌;感情特别脆弱,话说轻说重了都会让他们郁闷很久。这样的人我们形容为 [详细]
2022-06-07
李若彤的神话与民众娱乐心理

  李若彤成为著名摄影家的新闻,被证实为假新闻后,不少人感到了失落,因为这条消息太振奋人心了:她隐退娱乐圈,转行成为摄影师,为了通过考核,“参加了魔鬼化训练,吞活鼠涂大粪,还不幸染上了非洲果蝇传播的传染病”,甚至勇斗剧 [详细]
2022-06-07
心理疾病引发持续深刻痛苦 养生之重在养心
 精神需要“营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污染的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保健。食物营养直接关系着人的体质寿命,而精神“营养”也不可忽视。心理不健康的人,身体多不健康,即便原本有健康的体魄,也会因心理障 [详细]
2022-06-07
心理分析:出卖你性格特点的16个小动作
  1、边说边笑  动作心理分析:这种人与你交谈时你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从不苛刻,很注意“知足常乐”,富有人情味。感情专一,对友情、亲情特别珍惜。人缘较好,喜爱平静的生活。  2、掰手 [详细]
2022-06-07
善待别人的高度

有一位高中女教师,在很多年之前,她的丈夫就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而她一个人却培育了三个博士生女儿。同时,她所教的很多学生也都成绩优异,让同事和朋友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在一次采访中,她向记者透露了她教学 [详细]
2022-06-07
回望过去的童话

  昨天晚上,很早就冲完凉躺在床上,睡不着。  只是那么躺着,不闭眼,看着弧型的天花板。我忽然发觉之前并不习惯的高高的空间,能给人无限拓展的遐想。CD机流淌出来的是许巍的那首《时光》,仿佛这个时段,掉进了一个个不经 [详细]
2022-06-07
你的购物狂指数有多高?
  拿到3600元消费券,你会如何使用呢?  A.与亲密爱人吃一顿高级情人节大餐。  B.到大卖场分批采购特价品。  C.将之前买不下手的东西买下来。  D.没有特别规划,随性使用。 [详细]
2022-06-07
对号入座你是哪种购物狂?

  受访专家: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医师、高级心理咨询师梅俊华  编者按:所谓“购物狂”,是对商品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当她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哪怕是对自己来说毫无用处或者是重复购买的商品,都会不假思索地大掏腰 [详细]
2022-06-07
谦逊是把双刃剑
  十八岁那年,马克在众人眼中依旧木口木面。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从小就被父亲和母亲灌输了为人要谦逊的做人原则,这让他一直表现得不够积极。   马克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机遇,是在大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当时,他已经 [详细]
2022-06-07
孤僻老人退休后更易陷心理危机

我父亲退休几个月了,原本话就不多,现在更不爱说话,有时还很烦,发脾气,这让我和我妈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刘华清:性格开朗、爱好多、家庭成员多的人,退休后生活充实,一般不会出现适 [详细]
2022-06-07
借“心理测试”骗取旅客钱财

被害人白某在上海南站候车时,眼睁睁看着骗子将自己的财物拿走而不加阻止,等到警方将犯罪分子抓获后才如梦方醒,被犯罪分子以“心理测试”为名忽悠了。日前,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蹊跷”的诈骗案,当庭以诈 [详细]
2022-06-07
美心理学家:枪杀警察的凶手有暴力倾向和幻想症

美国华盛顿州两名心理学家三十日表示,涉嫌二十九日清晨在一间咖啡馆枪杀四名警察的非裔凶手莫里斯•克勒门斯是个有暴力倾向和幻想症的危险人物。   据此间媒体报道,两名华盛顿西部州立医院的心理学家,曾应 [详细]
2022-06-07
专家:整形前先接受心理干预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将上海天大整形医院设立为“整形心理研究基地”。今后,通过沪上首条整形援助热线,心理医师和整形医师将在接电话中对整形上瘾或为改变命运而整形的爱美人士先进行心理干预或心理测评 [详细]
2022-06-07
犯罪心理学专家析大兴灭门案:李磊缘何举起屠刀?

北京大兴一家六口灭门惨案凶手李磊已于11月30日晚被押解回京。李磊是不是有精神病?平日里的“好人”为什么会这么残忍?惨案又对家庭和社会给出怎样的启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研究所所长马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一 [详细]
2022-06-07
蜗居房奴启示:摆脱大房子=成功的虚荣心

近日,被称做是一部“现代房奴奋斗史”的电视剧《蜗居》在电视台热播,剧中女主角海萍买房供房的经历引起了很多背负房贷的年轻人共鸣。同时,“房奴”的心理亚健康等情绪也成了关注的热点。专家指出,房贷虽然是真实的 [详细]
2022-06-07
生命之舟 需心理健康护航

  从陈琳跳楼谈起  2009年10月31日清晨,歌手陈琳走了。谁会想到,这个青涩,努力,幸运的重庆女孩,一路坚强打拼到北京、并登上了中国流行乐坛的高峰,竟会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坠楼身亡,告别了年仅39岁的人生,令人唏嘘不已 [详细]
2022-06-07
怎么花钱才能快乐持久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花钱去创造“行为改变”,会比购买物品让人快乐更久。  在上海的社交晚宴上,一位男士走到我面前打招呼。停了两秒钟,我这才认出是位许久不见的企业家朋友。  他整个人都变了,我差点认不出来。  [详细]
2022-06-07
都市人易患“身心耗竭综合征” 荐四大解脱法则

  编者按:在现代社会中,各个年龄段的上班族都有疲于奔命的感受。但是身体和心理到了承受能力的临界值后,就容易发生“身心耗竭综合征”。这个概念近来被美国列入了精神障碍的范畴。本期请有关权威专家为我们解读这个 [详细]
2022-06-07
运动防治抑郁症 选择运动需“对症”

  运动有利于心理健康,但盲目运动不科学,因为不同的人适合的运动方式不同。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结?   职业心理咨询师职冬娜说,人的心理状况、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医学研究 [详细]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