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80后最孝顺 不惜牺牲夫妻利益维护父母

  “当夫妻利益和父母利益发生矛盾时,你愿意牺牲夫妻利益而维护父母吗?”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会怎样回答?相信不同年龄段的市民,会得出各自不同的答案。昨天,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牵头进行的全市首个市民 [详细]
2022-06-07
提醒:冬天常待在室内小心患“心理流感”

日前,记者从青岛新阳光心理研究所了解到,这里的冬季心理流感患者越来越多。 冬季心理流感也叫季节性情感障碍,主要是因为到了冬天,人们很少在太阳下走动,跟阳光接触少,导致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内分泌失调,从而使人们 [详细]
2022-06-07
京华时报:测谎难测人心破案还要靠人

  一向只能在谍战影片才能看到的测谎仪,终于就要在大众面前撩开神秘的面纱了——据悉,北京市海淀检察院将于下月初,特举办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展示以后将用于查处贪官们的测谎仪、痕迹检验装备等相关侦破设备;而该院已成 [详细]
2022-06-07
心理专家评《蜗居》歧视乙肝争议:不必上纲上线
  猛人坦承:连催眠大师都“催佢唔着”(不能催眠他)  前两个星期,我一直在香港学催眠,老师是来自美国的催眠治疗大师斯蒂芬·吉利根。催眠课有一个核心逻辑——你进入了多深的催眠。这是这个团体的压力,它很容易令一些 [详细]
2022-06-07
心理学家解析表情涵义:嘴角下垂多为维护权威

  谈话时,人们往往用耳朵全神贯注地听,却常常忽视对方的表情。其实,有时候这些小表情却蕴含着大意义,它们能帮你了解听众的内心世界。发表在美国《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就帮你揭开谈话表情的秘密。  一直微 [详细]
2022-06-07
超过1/3职场中人曾被上司欺负 应学会说“不”

  心理专家 舒幼娥(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佟梅梅(皓艺女性心理研究中心)  根据美国“工作场所欺负研究所”的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职场中人曾被上司、老板欺负过,形式有挨骂、遭鄙视、工作被捣乱等。有人力 [详细]
2022-06-07
给小偷一个不偷你的理由——警察王大伟给您支招

  北京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女孩,是个团支部书记,晚上出去打的,这个名牌大学的团支部书记它可能什么都不缺,她什么知识都有,但是她没有平安的知识,她晚上出去打的,这个司机一看她长得很漂亮,又是晚上一个人,司机就把她强奸了。 [详细]
2022-06-07
流传硅谷的一则冷笑话

  有个肉贩看到有只狗走进他的铺子里吃了一惊,肉贩把狗嘘走,可是没多久这只狗又跑回来,所以他探头看了一下这条狗才发现狗嘴里有张小纸条。  他拿起纸条,纸条上写着“麻烦给我5根香肠和一条火腿,钱就放在狗嘴里”  [详细]
2022-06-07
学会爱自己

  前段时间在公司上班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同事曾经为失恋而跳楼了。伤心之余忽然间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要通过别人的关爱和感情而爱自己。如果有一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去爱护你去倾听你去懂你——每个 [详细]
2022-06-07
香港网民集体自杀 社会现象难回避

在中国,自杀高居全国人口死因的第五位,15—34岁人群死因的第一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重的心理创伤,其中有13.5万小于17岁的孩子经历过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每年还有2 [详细]
2022-06-07
钱越来越不够花 统计专家称都被房子套住了

  CPI即将“转正”,食品、工业品价格呼啦啦往上涨,这让许多市民感觉到,钱袋子里的钱越来越不够花了。不过,对于老百姓的这种“心理通胀”,“老统计”赵继东处长直言:食品、工业品价格大多是正常性上升,市民的“心理通胀 [详细]
2022-06-07
中国四成城市老人无幸福感 “孤独”需全方位排解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不少“空巢老人”的真实生活写照。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一项统计显示,城市老年人中感觉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只占56.9%,农村老年人的这个比例仅为33.1%。  居家养老服务券、高龄津贴 [详细]
2022-06-07
习惯性插话是心理焦虑的表现

  我们从小就知道,在别人说话的时候随便打断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表现。组织管理学也特别强调了,聆听也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管理中80%的问题是沟通的问题,沟通出现问题60%是倾听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常常会 [详细]
2022-06-07
对施暴者进行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一、为什么要对施暴者进行教育?  家庭暴力的施虐与受虐行为是结合在一起的。家庭暴力主要发生在家庭的两性之间,施暴者以男性为主,要消除家庭暴力,必须同时做受虐者与施暴者的工作。施暴者的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家庭 [详细]
2022-06-07
北京聘心理学家打击电信诈骗 试图探索犯罪规律

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两名心理学专家已正式接受北京市公安局的聘请,参与打击电信诈骗。  3名电信专家已开始工作。心理学专家将陆续开始对电信诈骗的犯罪心理和受骗心理进行课题研究,试图探索电信诈骗犯罪 [详细]
2022-06-07
《破解情绪密码》:心理生理的双重健康

  真正的健康来自心理、生理的双重健康  “正确的思维让人健康,错误的念头让人犯病”“许多不懂医学的人会认为,我们脑袋里会出现的一些生理紊乱是由神经紧张而造成的,在他们看来,再也没有比生理紊乱更让人琢磨不透 [详细]
2022-06-07
心理专家:读懂老板的心思到底有多难

  在一家外商银行做培训,中间休息时有位女学员走上前来,低声问我:“碰到很难理解的上司,老是捉摸不定,我觉得工作得很别扭,甚至想不干了,该怎么办才好?”  我想起以前在美国做企管顾问时,在离职面谈问到白领们离职的原因 [详细]
2022-06-07
吉林高校又现“马加爵” 高校心理辅导迫在眉睫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4时20分报道,不久前,吉林省长春市发生一起在校大学生杀害同寝室友案件,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起案件的关注度非但没有降低,反倒愈发升温。继2004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 [详细]
2022-06-07
为戒偷车瘾 他曾找过心理专家

  昨日上午,因和家人赌气而偷车的18岁的贾刚(化名),被圣灯寺派出所民警从看守所带回派出所,以配合进一步的调查工作。面对记者,贾刚称自己对偷车已经“有了瘾”,他为此还曾找过心理专家咨询。  一路上健谈 见媒体沉默 [详细]
2022-06-07
华师大在天大整形医院设整形心理研究基地

  针对部分有整容意向群体存在心理问题的现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最近在上海天大整形医院设立"整形心理研究基地"。院方和心理工作者表示,会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整形顾客进行分析和干预。  针对其中有意向接 [详细]
2022-06-07
泰收紧为男性变性政策 需“心理符合”女性特征

据法新社25日报道,世界上变性人口最多的国家——泰国有着廉价、快速的变性医学技术,男性变成女性并非难事。不过最近泰国政府缩紧了关于男性变性的政策规定,使得变性必须要“心口合一”。  在泰国,只需花上2000美 [详细]
2022-06-07
“偷菜”成瘾 “发病”高峰到了

  “今天你偷了吗”成了问候语,梦话“成熟了”也不是稀罕事。网友“农场不开心”在天涯成都版发帖《开心农场玩家是不是都开始“发病”了呀》,楼主称,老公自从迷上“偷菜”后,打的回家“偷菜”不再新鲜,甚至当自己忘了 [详细]
2022-06-07
恐怖电影背后的心理解析:你怕的究竟是啥
据国外媒体报道,流行电影可以折射出何为社会所惧。史蒂芬-金把小丑塑造的很恐怖,并把它描绘成是骚扰儿童的人。小丑不会试着拿糖果把你拐走,他们直接伤害你身体――对儿童实施性骚扰者也会这样做,这才是让你害怕的原因。 [详细]
2022-06-07
职场交往要注意“心理边界”

  热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里,小说首页就是关于书中各种人物的关系表,并且详细罗列了杜拉拉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而在书中,无一例外的把人际交往放在杜拉拉升职因素的重要位置,可见,职场中良好的人际交往很重要。 [详细]
2022-06-07
买房也要懂心理学 选错楼盘色彩可能引发抑郁

  济南房价的一路飙升  今年下半年楼市的火热劲头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买房,成了人们聊天时绕不过去的谈资之一。买房不是小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房子,不同的房子与人的心情有什么关系,房子的颜色会对人的心理状 [详细]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