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北京民众心理疾病量陡增成隐忧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16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在社会变革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北京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直线上扬。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李晓童在二十六日出席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作出如上表述。   她指出,近

    在社会变革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北京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直线上扬。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李晓童在二十六日出席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作出如上表述。 

  她指出,近年来,北京的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约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所患疾病与心理问题有关。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患有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的人数已超过一百万,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北京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李晓童说:由于在资源占用、机会获取、成果享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公平,人们在比较中往往产生相对的被剥夺感和失衡心理。对此类信息传播的放大效应,更加重了一些人特别是弱势人群的心理失衡,有的甚至进行群体上访,成为社会治安的极大隐患。尤其在北京,户籍制度和房价问题产生的“社会隔离人群”、“心理无根人群”越来越多,使人们增加了更多的陌生感、无助感,很容易使一些负面情绪蔓延。

  李晓童举例说:二00九年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在北京大兴区的同一个住宅小区接连发生两起家庭灭门惨案,都是由被害人亲属所为……从应对社会和家庭重大变故的心态及行为上看,中国公民的心理素质有着严重的适应障碍。如果忽视社会心理问题,缺少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疏导以及心理问题预防机制,就可能引发危及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问题。

  李晓童表示,目前,北京已有众多市场机制下的私营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机构,也有政府公益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但是,相对于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来说,现有机构的数量和状况,与切实需求差距仍大。要整合、利用这些资源,推进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必须下大力量对北京心理行业的整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用法律法规做保障,用财政投入做支撑,将心理健康服务事业推向正常的轨道。
相关标签: 疾病   北京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