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疾病 > 内科 >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常见诊断方法介绍

发布时间:2018-06-21 16:27:29   来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首先,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而且这种疾病耽误治疗的话是会发生猝死的情况的,所以,发病以后需要迅速做出诊断,疾病的诊断方法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心

首先,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而且这种疾病耽误治疗的话是会发生猝死的情况的,所以,发病以后需要迅速做出诊断,疾病的诊断方法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心肌梗死的常见诊断方法介绍。

 

下载(3).jpg

 

一、诊断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塞的最主要的手段。但由于心房产生的电压低、心房壁薄以及心室除极波较大等原因,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常被忽视或不能显示出来。尽管如此,仍提出了诊断心肌梗死的一些心电图指标,这些指标包括P-Ta 改变,P波形态的改变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存在。遗憾的是,这些指标对于诊断心房梗死却既不特异又不敏感。

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

1.具有典型临床及心电图的心肌梗塞表现。

2.P波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和(或)P-R段呈有意义的变化。

3.部分患者有房性或其他心律失常。

二、实验室诊断:

1.血清心肌酶学增高:在急性心房心肌梗塞时,可出现显著增高的CK、CK-MB、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异常改变。

2.血沉增快。

3.患者可能有血脂、血糖的浓度增高。

三、辅助诊断检查:

1.心电图检查:由P液相当于心房的除极液,心房复极波Ta 重叠于P-R段,故心房梗死主要影响P波和P-Ta 即P-R段的改变。

(1)主要标准:

①P-Ta 段在Ⅰ、aVE、aVL、V5、V6导联中抬高0.05mV以上,在Ⅱ、Ⅲ、aVF,V1、V2导联中压低多为左房梗死。

②P-Ta 段在aVL:aVR导联中抬高0.5mV以上,在Ⅰ、Ⅱ、Ⅲ、aVF、V1、V2导联中压低多为右房梗死。

③常伴室上性心律失常及窦房结功能衰竭等。

(2)次要标准:

①P波异常有切迹:增宽,房内传导阻滞,呈M型Ⅳ型或不规则。

②P-Ta 段变化是诊断心房梗死的重要心电图指标,但也可以出现在正常人、心包炎、心房负荷过重和心绞痛病人,但心绞痛发作时的P-Ta 段压低可随心绞痛的缓解而消失,而心房梗死时的P-Ta 段则随梗死的愈合缓慢回到基线,动态观察心电图演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上文所介绍的诊断方法,都能够迅速准确的确诊病情,为尽快的为患者进行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心肌梗死治疗的常见问题
在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患者家属和医生的足够重视,将对于疾病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现在,我们来看一看 [详细]
2018-06-21
运动中应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虽然说,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但是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心肌梗死的情况并不在少数,那么,运动中应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呢?下面,我和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 [详细]
2018-06-21
心肌梗死的常见诊断方法介绍
首先,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而且这种疾病耽误治疗的话是会发生猝死的情况的,所以,发病以后需要迅速做出诊断,疾病的诊断方法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心 [详细]
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