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冲刺时刻调整到最佳状态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21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随着高考的临近,来心理辅导中心咨询的学生还真不少。情绪烦躁,焦虑担忧,是来访者的共同特点,却普遍缺少一份临考前应有的自信和沉着。其实,高考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考生的心态。临考前的这段时间,调整心态是考生的“必修课”,要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烦恼与焦虑,自信沉着地走向考场。

  

    随着高考的临近,来心理辅导中心咨询的学生还真不少。情绪烦躁,焦虑担忧,是来访者的共同特点,却普遍缺少一份临考前应有的自信和沉着。其实,高考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考生的心态。临考前的这段时间,调整心态是考生的“必修课”,要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烦恼与焦虑,自信沉着地走向考场。

  控制适度的压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过高或过低的压力都会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所以,压力本身并不可怕。很多时候,人就是因为有压力才使自己的能力得以超常发挥。所以,如何把压力调整到适当的程度,是我们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要使气球既膨大又不爆裂,关键是要让内外压保持平衡。高三学生目前的状态就好像一只气球。有的人内压不足,扁瘪的,无精打采没有状态。也有的人内压过大,有一触即发爆裂的危险。对高三学生中的三类人:优秀生、中等生、困难生,我的建议分别是:

  学习优秀学生目标高、压力大,进入名校的竞争相当残酷。这些学生被称为在“钢丝上跳舞的人”,高考不能有半点的闪失。所以优秀学生一定要做好自我减压,力求走稳,千万不要因为内压过高而让“气球”爆裂。

  学习中等学生的压力来自外在的更多一些,如老师希望你再刻苦一点、家长希望你再努力一点,他们共同的愿望是,通过最后的复习,你的学习成绩上个台阶,你的报考学校提高个档次。这些学生就像一只外压大于内压的气球,调适不好,就会被压扁。因此,中等学生要确定“跳跳摘桃子”的目标,学会查漏补缺,提高复习效率,一步一个脚印走踏实,尽自己所能,取得高考的成功。

  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主要是面对高考如何树立信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的竞争留给这部分学生的空间不大,但也应该看到“独木桥”不止一座。重点大学、普通大学、民办大学,都是可以走通的“桥”。所以,对学习困难学生来说,应该认清目标,建立自信,不到最后决不放弃。

  拥有平和的心态

  在高考前,有些考生会祈祷:“上帝啊,保佑我好运、保佑我成功。”美好地祈求确实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但毕竟也是一种虚无缥缈地奢望。在高考中一定会出现三种情况: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失常表现。一般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超常发挥,而最害怕的是失常表现。所谓拥有平和的心态,就是具有正常发挥的能力和脚踏实地的心理。其实,超常发挥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失常表现是可以避免发生的情形,只有正常发挥才是我们要力争把握的状态。沉着、理智地应考,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就是最大的成功。

  保持充沛的精力

  高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竞争。所以,我们除了要有一份稳定的心态之外,具有健壮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同样是高考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怎样才能让自己有充沛的精力呢?我的建议是:

  1、合理的作息时间。早上6:00起床,晚上11:00前就寝,午间适当休息。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才能保持体力,才能精力充沛。

  2、适度的运动与休闲。打球、游泳、散步、跑步、听音乐、阅读新闻、看电视都是有益的活动。但考虑到高三学生“惜时如金”的特点,建议选择散步、听音乐、阅读新闻等方式,避免大运动量的激烈活动。

  3、科学的营养保健。牛奶水果、主食茶点、鱼肉蛋虾等都是必须的营养食品,尽量保证营养全面、搭配合理,注意食品安全,广告不可全信。

  4、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保持和谐的状态,拥有一份愉悦的心情,这是最好的高考减压剂。

相关标签: 调整   状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