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广泛性焦虑的“体貌”特征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6:59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广泛性焦虑,是焦虑性神经症主要的表现形式,临床表现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不安症状,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摆脱,而感到痛苦,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也

    广泛性焦虑,是焦虑性神经症主要的表现形式,临床表现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不安症状,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摆脱,而感到痛苦,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也因此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患者一般先到综合医院就诊,多按躯体疾病查治,“高—低—高—长”(患病率高,识别率低,误诊率高,误治时间较长)现象十分普遍。

    该怎样识别它呢?让我们一层层地认识它的“体貌”特征:

    1、躯体性焦虑 这是它的表层症状,是患者最为关注的,也是与躯体疾病难分辨的焦点。常见的有心血管症状:心前区疼痛和心悸、胸闷、气急、心律失常、血压升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视力模糊、耳鸣、入睡困难、多梦或易惊醒;植物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出汗、尿频、吞咽梗塞感、胃部不适、阳痿、早泄、月经不调。

    2、运动性焦虑 这是它的伴随症状,往往被忽视或曲解。表现为不能静坐,肌肉紧张疼痛,眼睑、面部肌肉跳动或手指震颤、肢体麻木、发软或突然瘫倒不能站立行走。

    3、精神性焦虑 这是它的深层核心症状,很少被患者和一些医生所意识。患者具有暗示性、忧虑性、灾难性和患病性的思维定式,如预感到自己的家人出门会遇到危险、自己可能患有某种重病,或者一想到上班心里就犯怵等。患者终日心烦意乱、忧心忡忡、注意力难以集中到正常的事情上。

    4、易感性格 这是它的患病基础。早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注意到A型性格的人易患与应激相关的焦虑障碍及高血压。这类人无论是在职或退休,行为方式始终是争强好胜,做事急,好发脾气,自我施压,认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完好,犹如铁打钢铸,从未有会患病的心理准备。另一类是易紧张型性格,胆小、敏感、多思多虑、夸张放大,遇到应激事件首先选择逃避和寻求保护。

    5、发病因素 这是它的始动因素。一是躯体疾病。如当查出患有肿瘤、高血压、高血脂、鼻炎等疾病后,或一次外科手术过后,这类患者躯体焦虑症状逐步泛化,由局部单一症状扩展到全身各种症状,其对身体和精神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原发病本身。二是生活事件刺激。如儿时经历过的惊吓、虐待和创伤,成年后又遇到类似问题。又如,一年前或几个月内工作变动、与人争执,家人、亲友发生意外或去世等事件发生之后,患者先出现精神焦虑症状,后又转嫁到躯体上。

    6、求医方式 主要特点为四处求医,翻来覆去地向医生叙述这样或那样的痛苦,他们每当接触到医生或听到一次医生的保证和解释后,会感觉轻松一些,但过一段时间还是不行。另外,患者似乎“久病成良医”,对医生开具的每种药物都要细细过目,对哪种药物有副作用、服后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都认真研究琢磨。面对家中堆放的多种药物,吃一点即放弃,在尝试诸多药物后,不少患者还是得靠安定类药物来维持,成了这类药物的依赖者。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家人朋友有上述表现时,应引导其尽早到专业机构排查,因为本病过度按躯体疾病治疗会适得其反,泛泛地解释、指导无效,正确的治疗原则应是早期少剂量、短时间的抗焦虑药物治疗和系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治疗。
相关标签: 焦虑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