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爱刷朋友圈小心“刷屏焦虑症” 解读焦虑症的具体表现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58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十分钟内如果不刷新微信“朋友圈”,就会坐立不安情绪焦虑,甚至冷汗直冒。昨天,41岁的马先生到医院求诊,医生称他患上了“刷屏焦虑症”。

十分钟内如果不刷新微信“朋友圈”,就会坐立不安情绪焦虑,甚至冷汗直冒。昨天,41岁的马先生到医院求诊,医生称他患上了“刷屏焦虑症”。

爱刷朋友圈小心“刷屏焦虑症”

马先生住在武昌,是一家企业的中层领导。三年前开始接触微信,随着好友逐渐增多,一旦有空闲时间就拿出手机刷“朋友圈”,频频“点赞”或留言互动。上个月,单位同事们成立了一个微信群,同事间交代工作事项,甚至领导布置工作都通过微信,他总是担心错过相关微信内容影响工作,常常隔五分钟就拿出手机看看,即使回家也不时刷屏,甚至上厕所都带上手机。昨天上午,马先生手机微信突然无法打开,十分钟后他就觉得浑身不自在,额头冒出冷汗。他来到医院求诊,被诊断为“刷屏焦虑症”。

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交流沟通的便利,但频繁使用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刷屏焦虑症”其实就是一种沉溺于手机的强迫症。不要把吃饭、睡前等空闲时间都用在‘低头’上,增加与家人、同事的正常沟通,不让网络沟通完全替代现实。放下手机的时间越多,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离“刷屏焦虑症”就越远。

解读焦虑症的具体表现

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惊恐障碍)

(1)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3)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4)极易误诊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3、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

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不会引起焦虑。例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飞机、广场、拥挤的场所。恐怖症的焦虑发生往往可以预知,患者多采取回避行为来避免焦虑发作。

4、在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焦虑障碍内容很广泛,包括

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强迫障碍。

相关标签: 小心   朋友   焦虑   具体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