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焦虑症状怎么办 有什么能够克服焦虑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56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现代人一旦想到白天工作忙不完、晚上回到家里事情继续忙不完、手机一响心里就扑通扑通地跳……这种焦虑不安不仅影响个人,更对工作、家庭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患了焦虑症状之后,应该及时缓解,避免发展成焦虑症。那么出现焦虑症状的时候应该怎么样缓解呢?

现代人一旦想到白天工作忙不完、晚上回到家里事情继续忙不完、手机一响心里就扑通扑通地跳……这种焦虑不安不仅影响个人,更对工作、家庭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患了焦虑症状之后,应该及时缓解,避免发展成焦虑症。那么出现焦虑症状的时候应该怎么样缓解呢?

1、找准焦虑的原因

焦虑都是有原因的,有的人从小到大都尽力回避在公众讲话的机会,所以焦虑都没有随着年纪增长而减少,可能还越发严重。

而面对焦虑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回避。虽然回避能够暂时缓解焦虑,但时间长了,会不断磨掉人的自信。使人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

所以应该找到让自己焦虑的主要原因,改变自己,不再逃避。

2、开始行动

很多书都会告诉你如何克服焦虑,心理学中也有很多的方法,但是更重要的是,行动!

1)克服对未来的焦虑

也就是预期焦虑,预期焦虑是指个体预期到环境可能诱发焦虑而产生的焦虑,比如明天要做公众演讲,今天想到明天的事情会感觉很焦虑,并且对明天的事情很没有信心。这种状态常常会影响人的准备工作。 但是一旦当你准备充分时,就会很自信。如果想要变得自信,就要充分准备。

(2)临场克服焦虑

很简单,就是意识到自己焦虑的时候,停下来,深呼吸,深呼吸,刻意的放慢讲话的节奏。在平时也可以这样练习。

(3)改善焦虑特质

很多人之所以容易紧张,影响更大的其实是长期形成的一种焦虑特质。通俗的说,就是性格上就比较容易焦虑。所以长远的解决办法肯定是改善焦虑特质,就像改善急躁脾气一样。

而改善焦虑特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一种专注力。

练瑜伽就是最好的培养专注力的运动 :

①通过关注身体某一部位的感受来训练专注力,比从一开始关注自己的思维要更加容易。所以,瑜伽可以成为一个训练专注力很好的起点。

②瑜伽的有些动作会让人的身体感觉到疼痛,但坚持一会儿就好像没那么痛了。所谓正念减轻焦虑,并不一定真的是焦虑程度降低,而只是我们对焦虑的容忍度更高了。时间长了,我们容忍的能力就会提升,从而对焦虑的感知就不一样了。但是当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而不是疼痛的部位时,好像就不会觉得那么疼了

③当我们开始信任自己的身体时,我们可以做到更大幅度的动作。所以,不管是身体或心灵,当我们开始信任自己时,常常会有意外收获。

④瑜伽寻找的一种感觉是放松但不松弛,我从理性上也知道是这样,但是一直没有在身体上找到这种感觉,所以就继续不断探索吧。

3、多做反思

其实就是多关注自己,每次做完一件事之后,从更宏观的角度关注自己,即了解让自己变得焦虑或变得不那么焦虑的因素或条件。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书上的各种方法,并不一定都适用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只能去慢慢尝试,说到底,我还是相信,有意识地改变意识和有意识尝试性行动是非常重要的。而保证你不断前进的方法,就是不断反思总结对自己有用的方法。最终,都是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同时我们可以用食疗配合心理疗法:

1、玫瑰花烤羊心

配制原料: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5克),羊心50克,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鲜玫瑰花放人小铝锅中,加精盐、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将羊心洗净,切成块状,穿在烤签上边烤边蘸玫瑰花盐水,反复在明火上炙烤,烤熟即成。可边烤边食。

2、枣麦粥

配制原料:枣仁30克,小麦30—60克,粳米100克,大枣6枚。

制作方法:将枣仁、小麦、大枣洗净,加水煮至10沸,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每日2—3次,温热食。

相关标签: 症状   能够   焦虑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