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经常与家人团聚用餐 可提高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9:40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家人各自忙了一天,好容易等到晚饭时间,可以坐在一起聊聊天。于是,饭桌成了联络家庭感情的地方。有时,它也能提醒你家人之间的疏远……

  晚饭还没吃完,妈妈已经在问:明天想吃点什么?做妈妈的似乎总是要抱怨菜价太贵,花样太少,挑选起来太艰难——那是因为她在选择食物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寓意:她不仅会考虑食物是否有利于家人健康,考虑每个人的不同口味和要求,更会在脑海里想像全家人在一起吃饭时的情景。饭桌上的时光是家庭生活的核心,而她即将亲手迎来这一时刻。

  哈佛大学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家庭是否能经常团聚用餐,是衡量这个家庭功能如何的关键标准。美国在一项对“9·11后文化”的总结中强调,“9·11”后美国人更加重视亲情,珍惜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其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常回家吃饭。”著名教育家赫·斯宾塞(Herbert Spencer)问自己的儿子:“你生活中最美好的生活片段是什么?”儿子回答道:“是每天晚上我们聚在餐桌前,一起祈祷、一起闲聊的时候。”所以,“珍惜全家一起用餐的时光”一直是斯宾塞快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条。

  从事烹饪教学20年的华视主持人梁琼白说:“一个不开伙的家庭必然缺少温暖,只有充满饭菜香,充满家长用餐话语的画面才是快乐祥和的温暖家园,所以不只是妈妈回家做饭,更要家人都回家吃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进餐习惯

  章洁结婚两年了,至今还无法适应老公一家的就餐习惯。婆婆喜欢给老公夹菜,比如一盘红烧肉端上桌,为了给老公找块好肉,婆婆总是夹一块看看放下,再换另一块……经常兜底把菜翻个遍,找到满意的为止。而她从小就被家里教育说吃菜夹了哪块是哪块,不许挑三拣四,你都翻一遍别人怎么吃啊。电视剧《双面胶》里,也有很多饭桌上引起的战争,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组合在一起,两种家庭文化带来的冲击在饭桌这个战场上彻底爆发。

  关于进餐习惯,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方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菜谱和仪式来经营自己的家庭生活。对有些家庭来说,重要的是大家能相聚在一起,哪怕桌上摆的都是速冻食品。还有些家庭则更愿意享受某位成员的奉献,做上一个带有家族故事的菜肴。

  重要的并不是聚餐的次数,而是饭桌上家人沟通的力度、气氛和感觉。

  在一个推崇个人幸福的社会中,万事都有个人主义化的倾向:每个人都想首先考虑到自己的口味、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自己的区域。越是追求女性解放的妇女花在准备饭菜上的时间就越少,她们不再愿意把自己的角色仅仅定义为一个负责提供食物的母亲。

  但是,青少年独立心理越强烈,家人共同进餐的时刻就越具意义。

相关标签: 经常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