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企讯

鼻通堂非物质文化遗产鼻炎老店,顽固性鼻炎首选

发布时间:2018-08-22 15:27:11   来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近年来,随着鼻炎患者急剧增加,越来越多鼻炎馆也相继浮出水面,涌进大众视野,“百年传承、中医秘方”、“不打针、不吃药”已成为众多鼻炎馆吸引顾客手段之一

近年来,随着鼻炎患者急剧增加,越来越多鼻炎馆也相继浮出水面,涌进大众视野,“百年传承、中医秘方”、“不打针、不吃药”已成为众多鼻炎馆吸引顾客手段之一。真真假假,迷惑了众多百姓的视线!分不清虚实!到底市面上的鼻炎馆哪家是正宗非物质文化遗产,哪些是跟风炒作者呢?

微信图片_20180822103753.jpg

鼻通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了源自山东扈氏中医世家世代传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扈氏鼻炎膏”的制作技艺,最早可溯源至明朝万历年间。从汤方发明至今已有400余年,谱系清晰,传承脉络可查,后由汤剂配方改良成外用膏剂传至今日也有200余年历史。历年来,对配方的配比,熬制的工艺不断改进提高,专攻鼻疾,至今已有400余年的鼻炎中医药学病理的考验。此鼻炎膏制作工艺在2009年被获评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证字(2009)232号】,成为政府保护项目,此秘方膏剂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多年来,国家文化部门给予此项目扶持资金,大力保护传承技艺,是真金不怕火炼的鼻通堂非物质文化遗产。

 

400年岁月流逝,历经风雨,鼻通堂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传承,前行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至今日已发展成覆盖全国31个省市,仅江苏范围内就有超过百家连锁店,鼻通堂制定的“洗、排、养”三维科学维养方案,被行业内竞相模仿,成为鼻腔养护行业的服务标杆,品牌实力毋庸置疑!

400余年对熬制工艺精益求精,对原材料品质的吹毛求疵铸就鼻通堂品质根基,不断革新的治疗技术成为鼻通堂发展保证。鼻通堂遵循“原料必选其精,炮制讳忌其短时”理念,通过严格选材、炮制、 熬制、去火毒,任何一步都不容许出错,在制作工艺上严格谨慎、精益求精,将36味中药材倒入香油经过12小时炮制,时间、温度的把控,严格细致。将炮制好的纯净药液倒入锅中用特殊炭火熬制,整个过程需要三天二夜60个小时,需要人昼夜不停守在锅前,时刻不能懈怠。熬制是整个工艺的重点,也是最能考验技师的技术实力,火候、温度都要把握准确,熬至滴水成珠,方能达到鼻通堂的标准。最后一步,将熬制好的膏剂倒入装入纯化水中,进行为期15天的去火毒,目的是将少量的杂质去掉,让膏剂品质精益求精。真正诠释了鼻通堂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出来的国药精髓的魅力。

鼻通堂鼻炎治疗配方从汤剂发展成为药膏,从最初的内服到外治。百年来,鼻通堂在沿用最初的配方及熬制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实验和改良,首创的“以养代治,三维科学维养”理念,即通过"洗、排、养"三步骤,达到消炎杀菌,排出鼻毒,修复鼻腔粘膜,使鼻腔问题不再反复发作的目的。这项运用中医辨证思想结合现代医学成果的创新鼻腔养护方法,也被行业内众多品牌跟风效仿。一直被模仿的压力,促使鼻通堂用更强劲的动力不断去超越自己。

2018年新年伊始,鼻通堂总经理荣登央视·发现之旅《对话中国品牌》专访,更加表明鼻通堂将在站在最高平台上服务更多鼻炎患者的决心与信心!如今央视对于鼻通堂的人认可与支持,进一步扩大鼻通堂的知名度,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也再次表明了鼻通堂在鼻腔养护行业的领导地位!

鼻通堂,多年来一直遵循“品质至上,服务第一,绝不售假”的经营方针,把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放在首位,为每位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百年历史沉淀,强劲品牌实力,鼻通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号,在消费者的心里占据沉甸甸的位置。面对到底谁才是鼻炎行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店,相信消费者的心里自有公正的评判!

微信图片_20180822103759.jpg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种子荟姚和平:弘扬食养文化,推动主食革命!
一粒种子,孕育一个生命!种子荟聚,能够改变世界!种子荟公司创始人姚和平先生,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一直坚定执着的推广着他倡导的《主食革命》,籍此弘扬中华千年食养文化。正值夏 [详细]
2018-08-30
老年鞋产业黑马迅猛布局 竞界黑科技产品成行业新宠
如今的老人多出生在上世纪的四十、五十年代,他们在历经了物质短缺到物质丰富之后开始向注重价值消费的层次升级。在低端产品逐步被边缘化的今天,如何透过对融合人性科技、设计 [详细]
2018-08-22
百年古方急救良品 安宫牛黄丸怎么吃
安宫牛黄丸是名贵的中成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广运用于临床,效果甚佳。但有人对其认识不足,不知道安宫牛黄丸怎么吃,因而使用不当,致使效果受影响。安宫牛黄丸出于清代吴鞠通《温 [详细]
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