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习惯性插话是心理焦虑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13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我们从小就知道,在别人说话的时候随便打断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表现。组织管理学也特别强调了,聆听也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管理中80%的问题是沟通的问题,沟通出现问题60%是倾听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常常会

  我们从小就知道,在别人说话的时候随便打断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表现。组织管理学也特别强调了,聆听也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管理中80%的问题是沟通的问题,沟通出现问题60%是倾听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当别人阐述自己观点时,他们会急于打断,赶忙表达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人往往会遭人厌烦,不愿与其交流。

  其实爱插话是心理焦虑的一种表现。

  每个人都经历了两个阶段:从青春期的自我中心阶段和成人期的人际自我互动阶段。

  在自我中心阶段,他们感觉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们往往感觉周围的人都不大理解自己,大有: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之感觉.所以他们不能够也不会去换位思考,并且他们往往会曲解别人,以为大家都在对自己都会指手划脚.所以,自我中心化的说话方式成了他们的一种自我防御与保护机制。

  那些爱打断他人话的人,很可能是没有完成从青春期自我向成人期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在发展中受挫,自我认同不良的心理焦虑导致他们不断在与他人交谈中打断别人,不断重复青春期的那种自我防御的谈话机制。

  有次做团体训练,有位个孩子简直就是话痨.任何人说一句话,他都要插嘴最让人佩服的是,他基本上每个人的话都可以接上茬.实在没办法,我们就给他奖励,只要他不说话下课后就给他一份小礼品.这家伙开始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十分钟后,他就对我们说:老师我不要奖品了,还是让我说话吧.....

  全场晕倒。要解决爱插话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不断地调整在社会中的自我认同机制,达到一种良性的认同.在要打断别人时,不断提醒自己“学会倾听,在倾听中获得人际沟通的双赢”。

  当然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类人,你大可不必象那位人大代表那样,拍案而起,然后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给人感觉情商也太低了.我们可以刚开始多给他们一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谈具体。再暗示他,“现在我可以说了吗?”用来提醒他的沟通模式有待改进。
相关标签: 焦虑   习惯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