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扭曲酿出的苦酒

  不满现实的无奈,为了证明自己的能耐,年仅23岁的大学生梁某凭着“一瞬间的冲动”,竟然持刀抢劫一家商店。而仅仅过了4分钟,梁某便落入法网,刚离开大学校门的他转眼间又踏入看守所……“我当时真是昏了头,现在一切都晚 [详细]
2022-06-07
和谐生活需要心理阳光
心理陪护成为一种新职业,我觉得可喜可贺。它将给人们以心理帮扶和带来心灵慰藉等积极效应。 [详细]
2022-06-07
两类心理疾患困扰老人小孩 应多采用“积极心理学”
“抑郁症并不可怕,家人要对患者多关心,轻的需进行心理咨询,严重的要及时送医院进行心理或药物治疗,同时,患者本人也要加强心理卫生保健。独生子女从小面临的人际关系不如多子女家庭复杂,由于人际关系单一,使得他们交往能力较弱,出现问题时往往无法解决。 [详细]
2022-06-07
如果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事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详细]
2022-06-07
社会生存的75条哲理
01.犯了错误就该诚实地认错——狡辩、诿过只会害了自己。 [详细]
2022-06-07
神迹和人生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详细]
2022-06-07
深圳热捧恋爱心理测试 网测题由心理学教授设计
快节奏的深圳,恋爱也是高效率的。为确保恋爱质量,不少年轻人寄望于“科学认证”———网络恋爱心理测试。去年12月,30岁的王小姐通过网络恋爱心理测试找准了恋爱方向,今年2月14日她将首次赴约。 [详细]
2022-06-07
人生的价值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详细]
2022-06-07
现在比的是谁跑的快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详细]
2022-06-07
精神疾病高发期今年提前
“祸首”便是持续多日的灰霾和潮湿天气 [详细]
2022-06-07
借颜色“传达”心情好坏 不必说话也能交流
颜色可以影响人的情绪,人们也常借颜色传达心情好坏。美国研究人员系统研究颜色与“传情”联系后发现,这或许能帮医生了解言语交流存在障碍的患者的情绪。 [详细]
2022-06-07
春节“恐归族”如何自我减负?三招缓解恐归心理
春节将至,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人群多么拥挤,依旧阻挡不了人们归心似箭的心情、匆匆回家的步履。但也有人对回家产生了迟疑,甚至恐惧春节的到来,人们称之为“恐归族”。他们可能是大龄青年,可能是所谓的“蚁族”,暂时失 [详细]
2022-06-07
过年了说点“年话”
日子过得太快了,快得就像从手指缝里流淌的水。 [详细]
2022-06-07
80后幽默哲理语录
1.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详细]
2022-06-07
每逢佳节倍思亲 “情绪中毒”成另类节日病
年关又到,在迎新年的匆忙脚步中,也为一些人带来烦恼,使得“情绪中毒”成另类节日病。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心理门诊对近几年的资料分析研究后认为,特定的环境氛围,像春节等节假日容易诱导情绪剧变。 [详细]
2022-06-07
网络成瘾者患抑郁症几率更高
英国心理学家调查发现,沉迷网络与抑郁症密切相关。这项研究结果刊载于学术期刊《精神病理学》。 [详细]
2022-06-07
专家:把握时机摆脱单身 剩女不剩得过心理关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不少“剩女”再次面对家人催促带人回家的烦恼。网上甚至有人用“春节跟谁回家”的帖子诉说着不安和迷茫。专家指出,“剩女”之所以“剩”,如果不是自我选择的结果,那么就要突破几大心理难关,好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伴儿。 警觉自己的自我 重庆的调查显示,很多“剩女”自身条件较好,78%的“剩女”月薪4000元以上,半数存款5万以上,八成有房,三成有私家车。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易建军表示,“剩女”往往比较自我,这与她们受的教育有关,很多教育过分强调竞争意识,越优秀的人就越容易自我主义,而虚弱的时候容易自 [详细]
2022-06-07
“家庭暴力受伤男”增多瑞士设收容所拯救男性(图)
  说到家庭暴力,大多数人会想到女性受害者,却忽略了不少“可怜男人”受悍妻欺负的事实。芬兰警方最新报告显示,芬兰家庭暴力案件甚至出现一个新现象:严重家庭暴力受害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一些国家建立了专门接收家庭暴 [详细]
2022-06-07
别陷入“成功饥渴症”的漩涡
症状类似“自大妄想” [详细]
2022-06-07
有家不能回?“恐归族”心理自助:回家不太难
春节将至,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归家的人群多么拥挤,依旧阻挡不了人们归心似箭的心情、匆匆回家的步履。但也有人对回家产生了迟疑,甚至恐惧春节的到来,人们称之为“恐归族”。恐归族的出现,引发人们热议,记者也请心理专家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恐归心理,以寻求解决之道。 [详细]
2022-06-07
春节将至上班族消极怠工 4招应对“假期综合征”
虎年春节即将来临,一同而来的还有7天的法定假期。也许是长假的诱惑,也许是家的呼唤,有一些人发现自己开始无心工作,消极怠工不说,有的甚至给自己提前放假了。 [详细]
2022-06-07
林鸣:做“主人”还是当“奴隶”
一个年轻人写信说:我好像得了一种“怪病”——没穿名牌就不敢出门。如果穿着没牌子的衣服和鞋子上街,就像没穿衣服似的,很怕别人盯着我看。他还问,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离开名牌就感到极不自信? [详细]
2022-06-07
奢侈品消费怪圈:盲目虚荣心理作祟
一个难以预测的国际金融危机,把中国推向世界经济的风口浪尖,在欧美国家消费市场普遍疲软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跃居世界第二位,这出人意料的结果令中国市场成为奢侈品品牌跃跃欲试的新战场。权威机构开始大胆预测:五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然而,中国已经迎来奢侈品消费时代了吗? [详细]
2022-06-07
犯罪心理学专家:家人对返乡打工者应宽容
人物简介: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多年来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 [详细]
2022-06-07
沉淀生命,沉淀自己
麦克失业后,心情糟透了,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牧师听完了麦克的诉说,把他带进一个古旧的小屋,屋子里一张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详细]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