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急性应激障碍者如何防止病情恶化?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57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应激反应,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多数病人的发病时间、症状及其病程和预后均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年人,男女患者接近,两性患病率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受刺激后,患者会立即发病,表现出强烈的恐惧体验和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应激反应,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多数病人的发病时间、症状及其病程和预后均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年人,男女患者接近,两性患病率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受刺激后,患者会立即发病,表现出强烈的恐惧体验和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有的人可持续数小时,有的人甚至持续一周时间。或者有些患者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原被消除,那么症状往往历时短暂,而且预后良好,通常在一个月内可以完全缓解。

由于大部分综合医院没有精神科,医务人员对这类精神疾病的认识不足,加上患者表达的内容多与应激源密切相关,出现的症状体验与所受的创伤相符,容易被人理解,所以常被误认为患者是在突然遭受了意外创伤、伤害、打击之后,心理上一时不能接受而出现的情绪反应,或是认为患者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在装病,所以多不考虑相关的临床诊断,仅给予简单的劝说,等待其自然好转。

急性应激障碍虽然病程短、预后良好,但起病快、症状表现多样、家人焦急,急性期不仅不配合临床治疗躯体疾病,甚至还有自伤、伤人、自杀等危险的发生。不利于医疗安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类病人除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要针对患者的精神症状及时请精神科医生会诊,请心理医生给予心理干预,同时临床应认真做好心理护理。

相关标签: 急性   病情   障碍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