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社会调查:超九成中学生不知网瘾是心病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56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调查显示,本市中学生虽然对一般心理问题有所了解,但对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仍认识不足。当自己或者身边同学性格发生改变或行为模式发生负面变化:经常发脾气、内向不愿意说话、整天都心情不好、有时候一个人哭泣,有超过九成的中学生不认为这当中的某种表现是因为心理问题造成的。

调查显示,本市中学生虽然对一般心理问题有所了解,但对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仍认识不足。当自己或者身边同学性格发生改变或行为模式发生负面变化:经常发脾气、内向不愿意说话、整天都心情不好、有时候一个人哭泣,有超过九成的中学生不认为这当中的某种表现是因为心理问题造成的。

调查还显示,本市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8.71%,小学生患病率为5.31%,中学生患病率为2.34%。市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孙凌介绍说,多动症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行为发育障碍之一,其中很多患儿得不到专业性诊断和治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公众尤其是家长对小儿多动症及其影响缺乏认识或存在较大误区。由于患有这种疾病的患儿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活动过多三大特点,他们往往学习成绩不佳、与同伴不能很好相处,容易受到来自家长、老师的批评,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指导,易伴发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等其他疾患,很多会延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严重影响孩子人格发展,降低社会适应能力。

孙凌说,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父母对儿童过分保护疼爱,就容易使儿童产生依赖心理,使儿童的自我实现、自我推导和社会独立意志逐渐削弱,产生心理行为问题。要想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父母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另外,父母应该采取一致的教育行为,父母双方对儿童教育意见不一致易使儿童处于不稳定或矛盾的教育氛围中,久之造成人格或行为的偏倚。另外,父母应该通过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通过规范恰当的方式及时引导儿童采取正确合理的情绪发泄途径和行为规范,促进其心理上的成熟。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个时期奠定基础,如果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此,心理卫生协会专家提醒,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同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的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赞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关标签: 心病   学生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