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儿童是地震高危险群 如何抚平伤痛?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53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根据过去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属于以下几种情形当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学童,为高危险群:

根据过去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属于以下几种情形当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学童,为高危险群:

灾难严重度高(自己或父母受伤、受困、或罹难、家中房屋倾倒)

这是高危险因子中,最重要的一个。

因为这会造成整体的影响,不仅影响孩子,也影响父母。而受到影响的父母,他们的反应又会再度影响到孩子。

灾难越大,孩子发展出严重灾后创伤症状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孩子原本乐观健康,在极大的灾难下仍很可能出现严重症状。也就是说,学童家中人员和财产损失越严重,学童出现严重症状的危险性越高。

灾难在很接近孩子的地方发生

同样是亲人受伤或死亡,亲眼目睹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

有些孩子家里所有人皆安全,但曾在整个过程中,看到他人死伤的惨状(如尸体)。这也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样的目睹比在电视上看到或从同学口中听到的,造成的压力要大得多。

与父母分离(父母在灾后罹难或曾住院)

父母以及主要照顾者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失去他们,孩子的世界近于解体,将更难自混乱中恢复平衡。

失亲的孩子比其他孩子要面临更大的压力。

父母本身有严重的创伤后症状

稳定的父母,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支持,改正孩子对灾难的错误归因。若父母本身受严重创伤后症状所影响,将较难协助 孩子,甚至可能影响孩子。

灾后出现严重的家庭内冲突

地震灾难使得家屋受损,医院倒塌,通讯中断,经济与交通几乎崩溃。这对家中的成人来说是极大的压力,家中平时的互动问题极可能在此时浮现,许多家庭在此时爆发严重的冲突。

孩子或许不见得因为地震直接的灾害而有多大的创伤,却可能因为大人互动与价值观的改变而受到伤害。

地震之后灾民的心情 我们应该怎么安慰

恐惧和担心

· 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

· 害怕自己或亲人受到伤害,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无助感

·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前途茫茫

· 觉得世界末日来临或一切转眼成空

悲伤

· 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 大多数人会以大声嚎哭或不断啜泣来宣泄或抒解

· 少数人以麻木冷漠无表情来表达 失望和思念

·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 一种爱的失落感。

· 对死亡亲人的怀念常有如针扎心般的感受

强迫性的重复回忆

· 一直想逝去的亲人,心里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 创伤事件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最恐惧最悲伤的画面

愤怒

·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不理解自己的痛苦

身体症状不适

· 易疲倦、发抖或抽筋、呼吸困难,胸部感觉梗塞

· 记忆力减退、 肌肉疼痛、 晕眩、头昏眼花

· 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 过度反应

· 对于地震相关的声音,图像,气味等反应过度

· 感到没有安全感,易焦虑。

· 失眠,做噩梦,易从恶梦中惊醒

内疚感

·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 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能够避免亲人的死亡

相关标签: 儿童   危险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