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元旦假期安排 为何引来负面反应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52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近日,国务院公布了明年的节假日安排,引来了热议。在假期总数一定的前提下,怎么科学地安排才能让更多人满意呢?是额外的一天假期, 还是用8个工作日换来的一天的假期?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明年的节假日安排,引来了热议。部分专家认为假期安排不可能让人人满意。

  在假期总数一定的前提下,怎么科学地安排才能让更多人满意呢?

  是额外的一天假期, 还是用8个工作日换来的一天的假期?

  最先到来的“元旦假期安排”的争议似乎也是最大的。不少新闻标题都用“节后有8个工作日”来吓唬人。相比于原来调休29号,30、31、1号放假的方案,为何现在的方案引来这么多负面反应?人们变得更挑剔了吗?

  这可能因为两个放假方案虽然都是放了一天假,但在我们心理小账户计算中却动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

  原来的方案我们是这样想的:好呀,元旦放假,双休日加上这额外的一天,就有三天的假期了。

  现在的方案我们是这样想的:什么,放完3天假还要连续上8天班!连续工作8天才有3天的假期?!

  我们的直觉会很快得出上面的结论,尽管颠来倒去元旦也都只是一天。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幸福吗?结局比过程更重要!

  如果有机会让你选择调休的日子,你愿意在节前多上班,还是节后再多上班?

  换句话来说,就是你愿意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

  心理学家艾德•迪耶内(Ed Diener)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虚构出一名女性角色,简。然后让参与者看她的传记并评价简的一生是否幸福。他们发现,将简的寿命延长一倍并不会影响参与者对她人生幸福程度的评价。更令人吃惊的是,如果让简一直都“非常幸福”的生命增加5年“还算幸福”的日子,会导致人们对简的幸福评价大幅降低。倘若是增加“令人失望”的5年生命,则会使人们觉得她整个生命都显得很糟糕。

  人们对结局的重视,而对过程的忽略,是出乎我们意料的,但细想之下似乎也在理。比如一位不法分子,通过违法的手段弄到钱,让自己的在好一段时间都过得奢侈。而终究是恶有恶报,被抓了,大概到了此刻,他自己也会后悔,并且觉得过去的“快乐时光”根本不值一提。或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看重“善终”的缘故吧。

  回到放假的问题上,如果放三天假之后,紧跟着的是繁忙的8个工作日,恐怕无论假期过得多么欢愉,人们之后对一月份的幸福度评价也是不会高。

  事已至此,怎样让现在的假期安排更愉快?

  既然假期已经这么安排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呢?给出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将假期放到“额外获得”的心理账户上:元旦毕竟是多了一天假,总比没有强很多。

  2、前紧后松的工作策略。当工作比较繁重时,比如连续的 8个工作日,可以采用前紧后松的策略。前面多干活,后面放轻松。因为我们对结局更加看重嘛,轻松的结尾容易让我们觉得8天都过得比较轻松。

  如果让你安排假期,看完文章的你能给出一个更合理的方案吗?

相关标签: 反应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