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喜欢看《犯罪心理》的人是啥心理?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50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犯罪心理》只是将每个人心中埋藏的微小的心理问题,极限的放大,超过一般的理性的想象。在看过众多的罪案之后,内心能冷静地面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自以为是变态的人,能不自觉去联想,去想知道为什么他们为何如此,自会产生一种同情的怜悯。

  不知道谁曾经说过,无论是谁,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问题。

  《犯罪心理》只是将每个人心中埋藏的微小的心理问题,极限的放大,超过一般的理性的想象。

  《超感警探》、《Lie to me》和《犯罪心理》,这三部都是刑侦探案美剧。

  《超感警探》是利用人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的来破案,其中夹杂某种类魔术的东西来辅助,剧情较为轻松,节奏轻快。心理学在这部电视剧中显得十分有趣,犯罪心理在这部电视剧往往得到某种合理的解释。

  《Lie to me》利用心理显现在人的脸上的表情来破案,通过偶尔或者不间断的试错来确定答案。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心理往往就在我们的表情中,但是,越看到后面就觉得,高明的犯罪者却能将面无表情,不动声色,所以这部电视剧并未能将犯罪者的心理历程描绘出来,有时并未能解释到犯罪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犯罪心理》却恰好在一系列的连环杀手案中解释了犯罪心理的产生过程。该剧通常的叙事模式是这样的:罪案发生,罪案连续发生引起BAU注意,BAU分析罪案情况,分头赶往现场及当事人处寻找线索,将种种的线索汇集起来,侧写(profile)的犯罪者的客观情况及作案规律,虚拟犯罪者的心理思维模式,罪案重现,然后推测犯罪者将会在何处继续作案,最后引君入瓮。

  看《犯罪心理》的人是什么心理?

  对人类行为分析的好奇心

  在行为分析中,刑侦专家相信人类的行为是可以反映其内心的某种状况,甚至可以基于此推断此人的经历、个性以及其他的特征。我就曾经试过将自己代入剧中,作为一个旁观者去观察,如何从罪案的现场中寻找有用的蛛丝马迹,然后利用这些微小的痕迹去寻找更大的线索,筛选,再深入分析,找出最根本的行为出发点。

  连环杀手在我们看来是变态的,因为他们做出的事情似乎已经超越了我们能忍受的极限,他们的心理在我们看来,如果不加以暴力的控制,他们将会做出威胁人类生存的行为。而他们的变态,在这部电视剧中,看来都是那么的正常,那么的符合逻辑。

  并不是每一小孩都有幸福的童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适合生活的环境。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对人类心理走向极端行为的观感刺激

  如果有得票选《犯罪心理》哪一季最恐怖,血腥,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话,我相信我会毫不犹豫地就选择第一季。因为在第一季,刚开始接触到人性最败坏的一面,如果你之前没有遇到过或者人性最丑恶的一面,那么第一季将会给与你各种各样的观感刺激。

  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恶,如果没有正确方向的指引,人性将会他们所遇到的某种极端的情况中扭曲,并且一直扭曲下去,万劫不复。当然,在你继续看《犯罪心理》的时候,你也会渐渐的发现你的心理也正产生细微的变化,你会有兴趣去知道,那些我不知道的犯罪心理,他们还会怎样的犯案。

  有时候,看《犯罪心理》会有一种内心的平静,在看过如此多的罪案之后,内心会趋向像Jason Gideon一样,能冷静的面对自己遇到现实生活中自以为是变态的人,能不自觉去联想,去想知道为什么他们为何如此,自会产生一种同情的怜悯。

相关标签: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