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面对铺天盖地的失望 自己就是希望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49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中庸之道在于不割裂、不遮蔽、不取代;不爽就不爽。

  我想用自己的话把经典说出来。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一,没有原创的压力;

  二,消除术语情绪。

  (一)

  把“时间”置于哲思的核心地位。先看一个绝对情况,一个绝对连续的时间,它没有断点,无始无终。这是神的世界,其间的因果是道、是恒真。于其间的承诺是对无限的承诺。人是做不到的哈,只能爱之敬之荣耀之。

  在这个绝对连续时间之上,叠映着无数交错的断点连续时间,那是些有始有终的时间。其间的因果是因缘,缘起缘灭。于其间的承诺是对设限的承诺,善始慎终。

  人身生命是断续因果的产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它能意识到恒真,即便它无法完全迎向恒真。或者说,意识是这样一种动态过程,当因缘与恒真叠映呈现,人之叙事自此开始。

  (二)

  此类叙事蕴含两种基本情怀——感恩与悲悯。意识处在因缘与恒真的兼际。兼际,于其间且兼而有之,无法割裂。当恒真呈现,意识主体代表整个因缘向着恒真感恩。当因缘呈现,意识主体代表整个恒真向着因缘悲悯。因其无法割裂,感恩与悲悯交替涌现,意识拉扯于兼际的张力之中。

  这种张力拉扯这种反反复复往往令人不爽,不时冒起冲动手起刀落割裂之了断之。这使人产生两种倾向:灭绝因缘,迎向恒真;将人造恒真植入现实,以其遮蔽和取代恒真。

  中庸之道在于不割裂、不遮蔽、不取代;不爽就不爽。

  (三)

  另一类遮蔽是人现有的因缘之上不断无意识制造新因缘造成的。当恒真被遮蔽,或被人造恒真所取代,你会发现感恩与悲悯已然或终将从叙事中消失,没有什么是可信的,一切只是逢场游戏;人之意识将呈现出病态。

  此时异化的意识,受困于交错的因缘之间,受困于人造恒真与因缘之间,无法触及恒真。兼际之张力被一种异化的张力所取代,你会发现,这种张力总不断被扯裂,而没有哪种因缘可以信。凌乱、反复焦灼,乃至绝望。无意识地挨苦日子。

  制造新因缘是可以的,但得有意识地去制造,即需要将恒真叠映其上,让因缘成为恒真的补充。不过,事竟时移,当初之叠映或许已然消失,那么后来的观察者必须有义务去模拟还原当初之叠映,再来解读。如果缺失这一环,要么不信,要么盲信,皆无法重新进入意识。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