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幼儿也有“相思之苦”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49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对母亲会产生一种依恋行为。到4-5个月时,能认识母亲,并表示出对母亲的依恋,当看不见母亲时,会立即哭叫。

  为何婴幼儿也有“相思”之苦呢?其实婴幼儿相思,不同于成人的爱慕与思念,它是古人对婴幼儿心理疾病的一种特定称呼,是指婴幼儿在离开了熟悉的亲人,改变了熟悉的环境以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退化和动作异常,如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昏睡不醒或啼哭不止、睡眠不宁等等。当这些东西重新得到以后,患儿便会恢复如初.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对母亲会产生一种依恋行为。到4-5个月时,能认识母亲,并表示出对母亲的依恋,当看不见母亲时,会立即哭叫。爬行以后,母亲一走开,会爬着追随;见到母亲出现,会伸出双手要母亲抱,或举双手快活地拍掌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熟悉了周围的人和物,有了进一步的心理依恋,如亲密的小伙伴,可爱的玩具等。当这些环境一有改变,陌生的场面会令他无所适从,他就会变得孤单、沉默,出现“相思病”,而一回到熟悉的人和环境中,婴幼儿就兴奋不已。

  有关调查表明,一些精神病或变态人格的发病原因,多是由于母亲和婴幼儿之间早期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或因种种原因,幼儿从小未得到母亲的爱抚,就常会出现拒食、夜惊或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或者由于搬迁、环境变化大,幼儿失去了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就会变得郁郁寡欢,甚至不说话,怕见人等婴幼儿孤独症的一些表现。

  本世纪40年代,鲍尔贝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母亲与婴幼儿过早分离,如丧失双亲成为孤儿或父母离婚等,常常使孩子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怕做游戏,怕冒险,怕探索,怕发现自身以外的世界,乃至自己等。

  “依恋”是婴儿的“情感需要”,婴幼儿失去依恋会有“相思”之苦,会害病。因此,母亲应尽量多与婴幼儿共处,对孩子进行抚摸、亲吻、逗趣、拥抱,精心照料其起居饮食,给予充分的母爱。并鼓励和帮助孩子走出家门,主动与周围的小朋友建立伙伴关系,促进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和伙伴关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