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为什么人们拒绝知道有关自己的真相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45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人们为什么会拒绝关于自己的信息和真相呢?本文从心理动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当鸵鸟遇到危险时,会将自己的脑袋埋进沙子里。知识就是力量,但关于自我的知识,有时却是越少越好。

  过去,我们常讥笑其愚蠢。但是读完本文,你或许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充满复杂和不确定性的社会里,“鸵鸟智慧”也是有其意义的。

  情景剧经常利用关于人类心理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来让我们开怀大笑:主角对他的搭档信誓旦旦地说:“我绝不会为了钱不顾原则”。然后他就得到了一个用原则换钱的机会,而且,他确实换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虚伪本身,而且也说明情景剧中的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虚伪。

  看到这样的剧情,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无关乎人类心理,这只不过是调侃剧里的那个演员罢了。但这确实是关于人们如何拒绝接受关于自身事实的绝佳佐证。Sweeny等人在最近发表在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了——

  人们拒绝接受真相的三个主要原因

  1、这些真相可能会迫使我们改变原先的信念。大量证据表明,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找那些支持而不是否定自己信念的真相。

  2、接受这些真相可能会迫使我们采取自己不愿采取的行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症状,可能意味着自己不得不忍受痛苦的体检。有些时候,对于病情,还是不知道为好。

  3、知晓这些真相可能引发不愉快的情绪。

  这三种动机都可以在情景剧中看到。与这些拒绝真相的动机相对的,是那些驱动我们探寻事实真相的诸如好奇心和对正面信息的渴望。我们是寻求还是回避真相主要取决于下面几点:

  1、期望(Expectation)。这一点可能是最为明显也最为重要的。消息越是被猜想为坏的,我们就会付出越多的努力来回避它。

  2、缺乏控制(Lavk of control)。这一点看上去不那么明显,但却可以解释很多东西。当我们觉得自己对于真相可能产生的后果没法控制时,我们更有可能回避它。就像我们对待自己可能罹患致命疾病的消息一样,因为自觉无力改变什么, 那么似乎不知道会更好一些。

  3、无法承受(Lack of coding resource):当我们觉得对糟糕的消息无法承受时,我们也会避免知晓。

  4、信息本身难以理解(When the information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信息越难理解,我们越不想知晓它。

  知道了上面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时候人们极力拒绝了解自己了。举例来说,假设基因检测可以预测出你在70岁以后将有罹患心脏病的危险。这是有用的信息还是仅仅平添忧虑的事情呢?如果你对结果无能为力的话,那知道这个可能只会影响你现有的生活质量。

  另外一些时候,因为拒绝真相,我们会伤害自己。比如我们拒绝接受对黑痣进行医学检测而最终导致对癌症治疗的延误。

  问题的关键在于知道什么样的真相该回避、什么样的真相该探寻。但是我们无法在不知道真相本身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判断,吊诡的是,一旦你知晓了真相,你就再也无法甩掉它了。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

  对于这种情况,我给不出答案,我所做的仅仅是指出:看上去非常愚蠢的回避真相的行为有时也不失为应对世界复杂性的理智策略。我们完全有理由珍视“年少无知”(the innocence of youth):因为无知者无畏。

  当我们嘲笑台上情景剧演员的虚伪时,其实也是在自嘲。只要我们也倾向于回避真相,那么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其实知道自己也不过是伪君子罢了。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