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与人说话站开点 4种交际距离你懂吗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41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交际需要距离,过犹不及的交际只能事倍功半,而分寸有度就会产生奇效。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46厘米至61厘米属私人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这个范围内,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同时实验表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私人空间可以延长到76厘米至122厘米,因为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但你要是与情人约会,可千万不能超过46厘米,否则对方觉得你疏远了他(她),对他或她没有热情,可能引起情人间的误解。到办公室找领导办事,最佳的空间距离为122厘米至213厘米。小于该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强人所难;大于这个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不真心实意想办事。领导人的办公桌较为宽大,就告诉了你这一空间信息。

  若你想从非亲密朋友那里获得某种信息,有效的空间距离为213厘米至366厘米。小于这一空间给人以盛气凌人的印象;大于这一空间会使别人觉得你没礼貌,你也就不可能获得真实的信息。这个空间距离也是与普通朋友交谈的适当距离,过小他人就认为你俩在密谋不可告人的勾当;过大你们都会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366厘米以上的距离,是演讲者与听众的有效空间。

  有趣的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要处理不同的人际空间。若与美国人交谈,必须保持在60厘米左右的空间距离上,这是他们认为最有分寸最友好的空间;若与一名阿拉伯人谈话,就要小于这个距离,否则就会出现你往后退他往前追的滑稽场面。因为,前者生活在非接触性文化环境中,而后者则生活在接触性文化环境中。

  社会地位不同,交往的自我空间距离也有差异。一般说来,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相应会大一些。此外,人们对自我空间需要也会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无法考虑自我空间。若在较为空旷的公共场合,人们的空间距离就会扩大,如公园休息亭和较空的餐馆,别人毫无理由挨着自己坐下,就会引起怀疑和不自然的感觉。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离他喜欢的人比离他讨厌的人更近些,要好的人比一般熟人靠得更近些。同样亲密关系情况下,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保持较远些的距离;异性谈话比同性相距远一点,两个女人谈话总比两个男人谈话挨得更近些。

${FDPageBreak}

  就一般而言,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亲密距离

  交际距离亲密距离在0.5米以内,多用于情侣或夫妻间,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两位成年男子间一般不采用此距离。又叫私人距离。

  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一般在0.5米到1.5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绝对不要把对方逼到墙边,否则他会觉得你把他囚禁起来,因而觉得有压迫感。记得给别人留点转身的空间,这意味着他能自由转身走开。

  礼仪距离

  礼仪距离大约在1.5米到3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正式的交往关系。该距离主要适用于向交往对象表示特有的敬重,或用于举行会议、仪式等。

  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指大于3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又称大众距离或者“有距离的距离”。主要适用于与自己不相识的人共处。

  多数情况下空间距离交际是有规可序的,当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更合理地善用你和他人的空间,会使你取得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