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凸显的高考生心理问题如何解决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20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高考的日期越来越近,考生的情绪、心理健康是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而高考减压过程中考生和家长要共同努力,才能使“心机”达到效果。近日,记者从佛山市中医院心理科了解到,考前焦虑导致的失眠是考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考生会用安眠药改善睡眠质量。但该科医师张彬表示,虽然遵医嘱服用安眠药基本没有危险性,但这种做法持续时间不宜过长,解决考前焦虑的根本途径是学会自我疏导。

  高考的日期越来越近,考生的情绪、心理健康是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而高考减压过程中考生和家长要共同努力,才能使“心机”达到效果。近日,记者从佛山市中医院心理科了解到,考前焦虑导致的失眠是考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考生会用安眠药改善睡眠质量。但该科医师张彬表示,虽然遵医嘱服用安眠药基本没有危险性,但这种做法持续时间不宜过长,解决考前焦虑的根本途径是学会自我疏导。

  考生年后心理问题凸显

  张彬透露,春节过后是高三考生咨询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平均每天都有三例以上,大部分考生是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后独自前来就诊,也有部分考生因症状较明显被家长发觉而由家长陪同前来。

  前来咨询的考生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失眠、头晕、精神差、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张彬表示,主动前来咨询的考生大多自我要求较高、成绩较好,因害怕无法达到高考目标而产生焦虑、慌张情绪。他们当中以住宿生居多,通常因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焦虑所以选择单独就医。而由家长陪同咨询的考生也不在少数,这些考生大多症状较明显,被家长发觉后才被动就医,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家长应持平常心

  记者了解到,不少考生家长会在临考前对孩子“大补特补”、 特别关心孩子的复习情况、大幅度调整孩子平常的作息时间,这些做法是不提倡的。张彬建议,临考这个关键的时期,家长应把孩子当成朋友,对其敞开心扉,聆听孩子的心声;适当询问孩子学习情况,但不宜过度频繁;最重要的是用平常心对待高考,把他看成一场普通的考试。如果家长有这种想法,考生们心理压力才会自然缓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媒体的宣传报道,近年来考生父母对待高考的心态已逐渐平和,不像以前那般紧张,以免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现在,对孩子造成“爱心压力”的不是父母,反而是爷爷、奶奶等老一辈。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四位老人同时特别关心考生的饮食、作息,这种情况更容易增加考生的心理负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相关标签: 解决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