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倾听自杀病人的心声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20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专家介绍,60%~80%的自杀者事先都有明显的表达,也就是说,病人自杀前,常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实际上是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如能及时破译,实施干预,自杀是能预防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自杀者中,有94%的人有过精神病史。目前,我国90%以上的精神病人分散在社区,由家庭成员负责照顾。因此,家人及有关人员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和自杀的预防要点,可以有效地阻止自杀。

  专家介绍,60%~80%的自杀者事先都有明显的表达,也就是说,病人自杀前,常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实际上是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如能及时破译,实施干预,自杀是能预防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自杀者中,有94%的人有过精神病史。目前,我国90%以上的精神病人分散在社区,由家庭成员负责照顾。因此,家人及有关人员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和自杀的预防要点,可以有效地阻止自杀。

  1、关怀与支持关心病人生活,尊重病人的人格,使其感到自己是正常人,但不要过分呵护,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病人经治疗康复后,得不到关心和支持,或受人冷落歧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悲观失望,情绪抑郁,甚至自杀。恢复自信心是减少自杀的有效保证。

  2、理解病人的求救信号病人自杀前常会说“我要死了”,“我活着没意思”,“这个家以后全靠你了”等;暗示性的语言表达有“我不想再引起任何麻烦了”,“容我下辈子再报答你”,“我再也不能照顾你了”之类的话。行为表达如立遗嘱、交代后事、清理东西、慎重地穿衣物。情绪由悲观转为正常、高昂,或由正常变得抑郁、低沉、烦躁不安,有时频繁地给亲戚、朋友打电话。这都是在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如能及时理解,即可采取预防措施。

  3、加强安全防范,妥善放置物品病人自杀有一定的方式和工具,家庭里常见的方式是自缢、服毒、割脉、跳楼、触电等,常用工具有绳索、药物、刀剪等。因此,家人要把这些危险物品放在隐蔽的地方,使病人不易找到。药物不要一次大量交给病人,应按次或按每天的剂量配好给病人服用,其余的加锁保管。住高楼的,最好在阳台或窗上加护栏。

  4、按时服药,加强治疗,可以减少自杀的发生治疗的关键是按时服药,有些人由于病情复发或加重,也有因药物作用引起身体的不适,而不愿服药。因此,家人要督促病人服药,不能随意增减剂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而且要督促服药到口,以防弃药或积攒药物自杀。

  5、及时就诊当病人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严重的失眠,家人难以调控,或病人出现明显的幻觉、妄想和自杀行为时,要及时就诊,求助于医生。

相关标签: 自杀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