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孩子从小过分听话长大后易出现心理问题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19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心理学上有一种认识,人性的核心在于内部有一个“本能的内核”,它希望摆脱外界控制,朝向满足自我选择、自我实现方向发展,成为自己支配自己的人。人总是希望实现自己的需要,因为只有本人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只有当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并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这个人才不容易出现问题。在变化的世界中,人经常进行选择,如果能遵循自己的内在需要,忠实于自己的本性,做出与自己需要相符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才是真正心理健康的人。

  

    心理学上有一种认识,人性的核心在于内部有一个“本能的内核”,它希望摆脱外界控制,朝向满足自我选择、自我实现方向发展,成为自己支配自己的人。人总是希望实现自己的需要,因为只有本人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只有当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并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这个人才不容易出现问题。在变化的世界中,人经常进行选择,如果能遵循自己的内在需要,忠实于自己的本性,做出与自己需要相符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才是真正心理健康的人。

  从小听话的孩子,很多时候,为了得到“我是一个好孩子”“我是一个乖孩子”的积极评价,常常忽略自己真正的需要,他们在选择自己的行为时,经常是为了“不犯错误”。如孩子作业完成了,家长要求孩子练钢琴,这时,孩子真正的需要是和朋友一起去玩球,但家长多次教育: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等,孩子为了证明自己是乖孩子,就去练钢琴。结果是:他得到了“真是个好孩子”的表扬,但自己玩球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没有满足的愿望使他内心产生缺憾。但听话的孩子,是不能表达自己的缺憾的,否则就成了不听话的“坏孩子”了。听话的孩子,往往通过压抑和忽略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没有满足的愿望。压抑也好,忽略也罢,并不是真正的需要就不存在了,这种需要一直在躁动着,在试图寻求满足,但却总也得不到。我们试想,如果一个人真正的需要总得不到满足,他的快乐和舒适从何而来?因此,这样的人会问题多多。

  从小听话的孩子,常用顺从去满足长辈,长大后,甚至用讨好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正性评价,他们选择行为时,特别看重自己的面子,常以证明自己是“好人”、“正常人”为标准,这是一种虚假的自体发展,这种顺从,造成与人性的核心保持一种隔离状态。所以,过于顺从听话的孩子,长大后,个人真正的需要常常是缺失的,在与别人对比中,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有明显的自卑心理,他们喜欢通过从众的方式来选择行为,是为了别人眼光而活着的人,他们过着孤立虚假的生活,与人建立虚假的关系,不能自然地活动,缺少真实感和生命意义感,因此,对于正在养育孩子的父母而言,“顺从听话”不应该成为衡量孩子的标准!

  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认识自己,要解决此问题,重点在于让他们领悟到:是什么原因使自己保持了现在的这种行为,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真正需要。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这样的理念: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缔造者,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

相关标签: 孩子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