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大学生自杀——青春上空的阴霾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19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定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自杀问题也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大学生走上了自杀这条不归路呢?情感的纠葛、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压力之重、内心的脆弱、经济的贫困……种种的原因最终无情的吞噬掉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

  不过,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大学生自杀原因并不是这些经常提及的因素,而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已经忽略的因素。那好,就让我们从自杀的传染性说起,来展开今天的话题。

  在有关自杀的研究中,自杀的传染性是一个受重视的现象。不少研究都介绍过因影视、广播等媒体详尽报道一些自杀事件,而使社会上自杀或企图自杀者增加的事实。日本曾出现一位走红女演星跳楼自杀事件,此后的几个月中,连续不断出现采用类似方式而自杀的事件,其中女学生居多;筑波大学发生过一男性教师从理工大楼7层跳楼自杀,一年中在同一地方先后以同样的方式自杀3人。

  研究表明,自杀的模仿性现象及潜意识引导确实存在。对1973年~1979年美国电视报道自杀事件的研究报告指出,电视报道自杀事件确能导致青少年自杀率上升,越多媒体报道,内容越详尽,则引致自杀率上升幅度也越大。青少年女性自杀率上升约13%,男性上升5%。

  学者们认为最容易引发模仿性自杀的新闻报道有以下特征:详细报道自杀方法;对自杀而引致的身体伤残很少提及;忽略了自杀者生前长期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将引发自杀的原因简单化;自杀者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大;使人误认为自杀会带来好处等。

  为减低自杀的传染现象,学者们强调大众传播媒介注意在报道自杀事件时应该持谨慎态度,应尽量指出自杀者实际有很多其他可以选择的途径,自杀不是唯一出路,以便尽量减少那些有自杀意念的人认为自杀是一种正确处理困难的方法,自杀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自杀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个大学生自杀的成功,经过媒体的报道后,会才产生相当严重的连锁反应。很多已经有自杀的想法,或者正徘徊在是否自杀关口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媒体报道其他人自杀成功的案例而强化自己自杀的想法。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来已经准备自杀,但是还没有想好具体的自杀方式,通过媒体报道,知晓他人通过某种方式自杀成功后,便加速了自己自杀的进程。

  自杀作为一个新闻事件,媒体对其进行报道并没有错,但报道的时候,应该把握一个尺度,防止其他大学生因为自己的报道而从此走上不归路,同时,也让自己不致成为大学生自杀的幕后推手……

  最后,我们也衷心的希望当代的大学生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增强自己抵抗压力的能力,不要让自己的生命再留下遗憾!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相关标签: 自杀   学生   大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