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日本人的机器迷恋与心理危机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16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乖巧的机器人陪你聊天排解寂寞,帅气的男青年与卡通人物结婚、共度蜜月……在日本,这些仿佛在科幻作品中才发生的场景,如今就出现在眼前。  当前,长于制造的日本人,正致力于创造一个新物种——“机器人”。它们能模

  乖巧的机器人陪你聊天排解寂寞,帅气的男青年与卡通人物结婚、共度蜜月……在日本,这些仿佛在科幻作品中才发生的场景,如今就出现在眼前。

  当前,长于制造的日本人,正致力于创造一个新物种——“机器人”。它们能模仿人的相貌、声音,还能拥有与人类相近的智商甚至情感。

  日本人对机器人的大力开发,缘于其国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巧的制作技能,也与他们对科幻的憧憬与迷恋不无关系。科幻世界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由于国土狭小、资源有限,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一巨大的虚拟空间是开采不尽的“富矿”。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作家江户川乱步关于机器人内容的推理小说《电人M》就曾风靡一时。文学作品滋养着日本人的幻想力,关于机器人的漫画、卡通、游戏等伴随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成长。《铁臂阿童木》、《机器猫》、《铁人28号》,以及动漫界传奇人物宫崎骏众多富于梦幻色彩的作品……这些都丰富了人们关于机器人的知识,增加了对机器人的亲近感,也带动着日本人发明和研究机器人的热情。

  今天,制作精良的机器人正逐渐从工厂走向家庭,从实验室进入日常生活,充当起工具、伙伴乃至恋人的角色。在与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它们不仅仅是机械手臂,在繁忙的流水线组装汽车零部件;也不仅仅是刀枪不入的钢铁战士,深入最危险的前线阵地,它们还会做各种家务,会微笑着问你:“今天开心吗?”

  人们在对机器人不断探索与发现的道路上,不仅让它们分担人类的工作,还试图赋予它们与自身类同的“生命感”。在这种“生命创新科技”的背后,隐藏着人类对现代社会的种种不安。在日本,人口老龄化、经济不景气等来自现实社会的巨大压力让很多人感到强烈的危机感,精神和心理状态呈现亚健康的日本人逐渐增多,一些人甚至患上“对人恐惧症”。这种恐惧症将天性敏感的日本人胁迫到狭窄的空间,出现了寻求对机器人依赖的行为。当孤单、寂寞、怀疑和痛楚张开无形的大网让人无处藏身时,找个履行“爱我”命令的机器人,成为一些日本人时尚而又无奈的选择。

  对这些人来说,虚拟的另一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端的切身感受。这种由固定程序控制的人机关系,满足了一些人渴望交流却又拒绝与人相对的诉求。于是,机器人取代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重要角色,彻底“人化”了。然而,尽管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情绪进行反馈,但它与人类的情感、智能依然相去甚远。

  究竟是机器被人同化了,还是人被机器异化了?对机器过度迷恋引发的怪圈令人深思。
相关标签: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