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居住其实是一个心理消费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16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在SNS网络有很多居住的虚拟楼盘,和现实里几乎可以一一对应,我一个朋友当初在北京买楼,错过了一个上好的楼盘,这回在网络里买着了,总算不枉此生。在样板间上,越是可以任意支配则越多居住概念的冲突,我见过一间牢房

  在SNS网络有很多居住的虚拟楼盘,和现实里几乎可以一一对应,我一个朋友当初在北京买楼,错过了一个上好的楼盘,这回在网络里买着了,总算不枉此生。在样板间上,越是可以任意支配则越多居住概念的冲突,我见过一间牢房加一台电视机加抽水马桶的配置,这可以提供“监禁式看球”的管控,对很多球迷是理想的居所。

  日本流行的“人车同房”的设计,在车库和你的房子卧室间只隔一道玻璃墙,如果你愿意在睡觉前还能够看见你的爱车,那么这个“人车同房”的概念是值得你去购买的。居住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价值,你可能选择所谓的西山、左岸、明湖之类的楼盘,但小区建设起来,你只见到一个小水坑,你不要觉得被人“坑”了,居住早就已经在卖心理概念的舒适度了,和什么人住在一起也是身份的象征。我知道某楼盘为了卖楼,干脆把其中一套赠送给名人,虽然这样损失了一大笔,但左右上下可谓鸡犬升天。

  住惯楼房的已经想住四合院了,你还怀念北京的胡同串子吗?怀念拿着搪瓷杯蹲着刷牙的感觉吗?恐怕对一种生活进行编制,就有了一种怀念。说到这想到山西煤老板的一个笑话,说是要买房,人家推荐望京,老板坚决不答应,说我都这么有钱了,绝对可以“驻京”了,怎么还要望京,这个名字不太吉利。居住已经成为心里的隐痛,这就是寻找一种城市的身份认证,居住就是身份的体现,楼盘至少看得出人的经济实力的大小,什么烂地方住什么人。

  前阵子听一个评论家聊剩女,他坚持剩女的产生与单身宿舍体制的瓦解有关,因为如果你一直住集体宿舍,你真是希望能马上搬出去,但现在好了,女人拥有了居住权,独立的住房,于是,婚姻不是物质需求,而是女人独立觉醒的征兆,换个角度,剩女是居住比以前自由后的选择,这个观点虽说未必全面,但至少给你一个从居住角度进入中国女人的方式。剩是相对有选择的,也是社会对女性比以前更宽容的某种体现,看到某周刊写“剩女是一个反动词汇”,我不禁觉得,其实,如果当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再有简单性别的区分,假如你觉得未必要男人去买房,女人居住,那么,剩女其实是选择上的“不登对”,每一个女人,都居住在彼岸。这话说的意思是,居住其实是一个心理消费。
相关标签: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