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亲子鉴定:三成以上非亲生 暴露社会情感复杂现状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15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亲子鉴定,一个隐秘的话题。辽宁省血液中心亲子鉴定实验室自2003年开始亲子鉴定工作,接收申请的数量逐年递增。2009年10个月的鉴定例数,就已经与2008年持平了,其中三成以上被鉴定为非亲生。“从这个小小的窗口中,可以

  亲子鉴定,一个隐秘的话题。辽宁省血液中心亲子鉴定实验室自2003年开始亲子鉴定工作,接收申请的数量逐年递增。2009年10个月的鉴定例数,就已经与2008年持平了,其中三成以上被鉴定为非亲生。“从这个小小的窗口中,可以看出社会日趋复杂,人们的情感生活越来越纠结。”12月22日,该实验室主任张坤莲说,“来做亲子鉴定的人,年龄多在30-45岁之间,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60后:父母为啥偏心?

  2009年7月,一名40岁的妇女风风火火来到亲子鉴定实验室,后面跟着父母双亲和姐姐。“我非要看看我到底是不是你们亲生的不可!”女士一边填写协议书,一边气鼓鼓地说。原来,这位女士自幼就感觉姐姐比自己受宠,好吃的、好玩的都由姐姐先挑,挑剩下的才轮到自己,长大后,无论在找工作还是成家方面,父母都“偏向”姐姐。听街坊传言,自家两姐妹之中有一个是父母收养的,妹妹就认定自己是那个被收养的孩子,“要不然他们哪能对我这么不好!”一周之后,结果出来了,妹妹大吃一惊:原来姐姐才是那个被抱养的孩子,自己恰恰是父母亲生的。

  “那一家四口抱头痛哭。父母是觉得自己委屈了亲生的孩子,姐姐是第一次得知自己的身世,感激父母这么多年的照顾,妹妹是感到抱歉,揭开了父母苦心隐瞒这么多年的秘密。”张主任说,这是多么善良的一对老人,宁可委屈亲骨肉,也要对得起别人家苦命的孩子。

  70后:长得不像,是我儿子吗?

  “现在,许多人都靠长相或血型来判断亲子关系。但从我们的实际工作来看,这些有时并不准确。”张主任说。一名刚生了小宝宝的70后妈妈,因为觉得宝宝跟家人长得都不像,得了产后抑郁症,总说是医院给抱错了。做了鉴定之后,一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孩子是亲生的,妈妈的病不治而愈。

  但也有悲剧。一天,一名父亲来到实验室,说儿子住院时检查发现血型与父亲不符。3岁的儿子与爸爸感情特别好,挂在爸爸的脖子上不肯下来,采血后必须爸爸吹吹才不哭。然而,就是这样一对情同骨肉的父子,在亲子鉴定报告上,被百分之百地否定了。“当时我们把报告递给那个爸爸时,眼睁睁看着他脸上的笑容僵硬,然后消失,然后换上迷茫和痛苦,我们都有点于心不忍。”

  80后:一个姑娘与俩小伙

  带着网友来检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0后这批孩子身上。”张主任还记得,有一个姑娘曾经带来两个小伙子接受检查,但最终也没有落实到底谁才是她孩子的父亲。“头一个小伙子DNA不符。我们想,第二个总算能落实了吧?结果第二个也不是。那姑娘再没来过。可能是一直没找到第三个人吧?”

  90后:勇敢解开爸爸心结

  与父母双方的犹疑不同的是,生于90后的人对亲子鉴定存在不同理解。“我们这里要求,年满16周岁的申请者必须知情,并自愿鉴定。那些上高中、大学的孩子往往非常配合,其成熟度甚至比有些父母还高。”

  一天,一名刚上高二的女孩带着父母前来检测。“女孩子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还时不时握一下母亲的手,并安慰母亲说‘做一个实验就能让老爸悬了这么多年的心放下,值得。’倒是父亲有些犹豫了。”令人欣慰的是,这个优秀的女孩确实是父亲的亲骨肉。
相关标签: 情感   复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