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致敬蜡笔小新:成人看到自己被压抑的心理需求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11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蜡笔小新的“父亲”去世了,那个顽皮、可爱、幽默并经常口无遮拦的坏小孩,将不再有新的故事。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臼井仪人是自杀,但媒体在报道时,还是重点强调了之前发生在臼井仪人身上的种种不祥预兆,“我很快就要

  蜡笔小新的“父亲”去世了,那个顽皮、可爱、幽默并经常口无遮拦的坏小孩,将不再有新的故事。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臼井仪人是自杀,但媒体在报道时,还是重点强调了之前发生在臼井仪人身上的种种不祥预兆,“我很快就要起程去远方了……”,谶语式的台词虽然和臼井仪人的死亡,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多多少少也表现出作者精神状态的变化。

  自1990年开始,臼井仪人开始创作并发表《蜡笔小新》,近20年来,这个说话怪里怪气却不乏智慧的小孩,成为无数孩子和大人喜欢的卡通形象。但最近几年,世界因为互联网的存在,娱乐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小新虽然依旧有不少固定读者和观众,但显然已经不再是动画卡通的主角,已经51岁的臼井仪人,还能否把握时代的脉搏,让小新常变常新,这本身就是一个疑问。而坚持围绕一个人物创作近20年,灵感的枯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说臼井仪人因为创作遇阻而苦闷,这一点也不奇怪。 
 
  小新是个受到过争议的虚拟人物,因为他不仅有着喜欢掀大姐姐裙子的毛病,而且还经常推卸责任,挑拨是非,捉弄别人,几乎和传统教育对孩子的要求格格不入,所以,曾经有不少人公开表明不赞同孩子看小新。但要承认的是,小新的确如同他介绍自己的那样,智商高到顶点,拥有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思维方式有别于常人,随时随地把大人整得狼狈不堪,满地找牙。同时,小新也有自己的生活理论,那就是要求小孩和大人具备同等的权利,大人和小孩一样也需要被嘲讽、打击和管教。

  小新的走红,源自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中的焦虑。在孩子眼中,大人的世界是真正最变态的世界,而小新是在用他独特的方式进行反抗———很多大人们喜欢小新,也许是在这个坏小孩身上看到了勇气和幽默,看到了自己被压抑的心理需求。

  19年了,臼井仪人帮无数人宣泄了心理压抑,只是不知道他自己的心底,如果有压抑的话,该宣泄给谁?小新吗?不行,他可以取悦所有人,但对自己的创造者,这个孩子是无能为力的。或许,这也正是漫画作家身上的悲剧所在吧?

  在卡通世界里,小新是独特的一个,只有独特的人才能够创造他。小新并没有起程去远方,起程去远方的只是他的“父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蜡笔小新》还会在电视台被重复地播出,喜欢这个漫画形象的人们,还会通过这个坏小孩,获得快乐甚至人生经验。
相关标签: 压抑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