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温州出现“捏捏族” 专家称心理障碍需“惩罚”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07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近日温州一些超市出现可乐被放气、饼干被捏碎等现象,那是“捏捏族”们跑到超市去发泄,破坏食品饮料。杭州市疾控中心心理专家汪永光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捏捏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明显的心理障碍行为,这种心理

    近日温州一些超市出现可乐被放气、饼干被捏碎等现象,那是“捏捏族”们跑到超市去发泄,破坏食品饮料。杭州市疾控中心心理专家汪永光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捏捏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明显的心理障碍行为,这种心理治疗方式需“惩罚”。  

  据当地媒体称,温州某超市有关记录显示,仅八月二日,就发现有十八瓶饮料被损坏,其中可乐、芬达等饮料多被放气,鲜橙多、绿茶等饮料被少量饮用。在膨化食品的专柜,一袋薯片包装被捏得皱巴巴,一包饼干也被人捏成粉末状。理货员表示,方便面、饼干这类商品在运输、上架过程中受到挤压、碰撞,本身容易碎,但有部分确实是人为捏碎的。 

  “捏捏族”一词,最早源于天涯论坛的一则帖子,发帖者声称:“那声音、那手感让人得到极大的满足,……最有意思的就是去开碳酸饮料,那“呲”的一声 叫人听了心里酥痒无比。” 

  杭州市疾控中心汪永光医生认为,“捏捏族”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心理障碍,“在此,我们鄙视这种行为,这种行为背后,更多的是缺乏责任心与责任感,这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汪永光还告诉记者,评判是否属于心理障碍的标准有两条:一是看其行为影不影响别人和社会;二是其行为影不影响自己的生活或健康。 

  面对“捏捏族”出现的心理障碍,汪医生给出心理治疗的方子:“行为惩罚”与“公德心教育”。有时候“行为惩罚”也是一种治疗方式。
相关标签: 障碍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