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犯罪产业,“心理贫穷”惹的祸?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06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目前,衡水市公安局对饶阳、肃宁、献县三县交界“黑三角”地带饶阳一方的清剿行动正在进行中,长期隐藏在这里的盗车犯罪团伙因之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偷盗产业化,犯罪集团化,清剿规模化……这不是巴西电影《上

  目前,衡水市公安局对饶阳、肃宁、献县三县交界“黑三角”地带饶阳一方的清剿行动正在进行中,长期隐藏在这里的盗车犯罪团伙因之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偷盗产业化,犯罪集团化,清剿规模化……这不是巴西电影《上帝之城》里的情节,也不是“金三角”的国际联合扫毒,仅仅是在集中抓捕一群以盗窃汽车为生计的人群。清剿过程没有什么戏剧化情节,对于那一群听见枪声就瘫软的农民来说,其凶狠程度和心理素质都很有限。

  这是个富裕的区域。农民们都开着高档汽车,从石油、自行车到汽车,这个犯罪集团的产业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发展史同步进行。

  这终究是个贫穷的区域。一个种田能手年收入仅4000元,除了盗窃,一群开着高档车的农民,生活中不再有其他内容。

  “黑三角”十几年“偷盗产业”的发展史,首先是一部“三不管”地带对抗贫穷的历史。贫寒并不必然导致偷盗,但把盗窃作为职业选择,肯定有窘困的因子在。“村里没有任何副业,也没有一家工厂,只能依靠土地生活,收入微薄。”于是,获利高、来钱快的盗车产业,成为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出口和捷径。

  贫穷是导致犯罪的经济根源,马克思在评论《“模范国家”比利时》一文也指出:犯罪行为也“随着赤贫现象的增长而增长”。“黑三角偷盗产业史”证明:源自贫穷的犯罪极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它直接作用于教育、文化等因素,从而影响青少年的素质提高,又为他们的犯罪埋下了伏笔。

  贫困问题中,与机会丧失相接踵的是“社会排斥”。行政上的“三不管”导致“黑三角”各种进步力量被削弱,青少年被排斥在正规的教育体系之外,以至于丧失成长、成功的机会。历经十几年的积累,贫穷和犯罪都以文化的面目出现,固化为该区域农民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心理贫穷”扭曲了他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反思“黑三角”十几年的犯罪史,土地贫瘠仅为表象,当地政府的“隐性放弃”才是主因。土地贫瘠当然不能是当地政府不作为的借口。看看当地农民的愤怒:村委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连个正经的办公地点都没有,“这样的村委会班子怎么能领导人们致富?”村民的质问也是公众的疑问:地域的边缘化就该是被抛弃的理由吗?

  土地是农民最可依赖的第一生存资源,当土地无法满足生计之需时,当地政府就是农民的倚靠。如果二者皆无法解决民生,遭遇自然和人为放逐的农民只有自谋生路。“黑三角”农民“自谋盗窃产业”已经十几年,无论从监管还是解决民生角度看,这个“黑色产业”存在多长时间,就侧面佐证当地政府失职多久。

  当地领导干部已经表态:将建立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核心内容不外乎“增强法制意识”、“严打”、“警示教育”云云。这固然没错,但犯罪十多年,谁又不清楚盗窃是犯罪呢?

  犯罪产业被摧毁,如何通过政策引导,让农民找到更好的致富途径,这才是治理“盗窃产业”的釜底抽薪之策。另一方面,物质的贫穷要治理,综合治理三角地上的“心理贫穷”,乃是当务之急。
相关标签: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