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别用“艺术”考验我的心理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03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近日,广州地铁上频频出现“行为艺术”,并被网友拍下曝光。其中视频更是让人不可思议,一名打扮成空姐模样的女子在地铁上脱去外套和衬衣,然后刮起了腿毛。不少乘客见状纷纷躲避。(6月3日《广州日报》)

上海地铁的

    近日,广州地铁上频频出现“行为艺术”,并被网友拍下曝光。其中视频更是让人不可思议,一名打扮成空姐模样的女子在地铁上脱去外套和衬衣,然后刮起了腿毛。不少乘客见状纷纷躲避。(6月3日《广州日报》)

    上海地铁的钢管舞视频还在网络上热传,广州地铁的刮腿毛视频又粉墨登场。看来,在地铁等公共场所免费给观众表演所谓“行为艺术”的人,还真是大有人在。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如果时间上溯几十年,年轻女人在公共场所当众宽衣解带,大跳艳舞,即使不被送到精神病院,也会被公安机关以“有伤风化罪”拘捕。不过进步归进步,但其进步的幅度,似乎有点大,以至于超过了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从现场乘客目瞪口呆的表情和纷纷闪避的动作就能看得出来。

    也许这些行为艺术的表演者只是在挑战自己的心理极限,满足自己的表演欲望,但却不能不考虑现场观众的承受能力。换句话说,你不能用你的所谓艺术,来强迫考验我的心理承受力。如果有人花钱去演艺场所欣赏钢管舞,甚至是看艺人“刮腿毛”,那是人家自主自愿的选择,但是在地铁这样的公共场所,跳钢管舞,刮腿毛,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种视觉污染,甚至是淫秽表演,会让他们心里感觉难堪和不舒服。这已经超出了自主自愿的范畴,而属于强加于别人的行为。

    在地铁、公交等公共场所屡屡上演的行为艺术,其弊端还不止这些。比如对于一些未成年人来说,大人当众脱衣,狂魔乱舞,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理上造成困惑,不解,让他们不明所以。而且在这种封闭空间,这些人的怪异举动,很容易给现场的人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带来恐慌和惊吓等等。

    行为艺术没错,但别选错了表演的地方。对于这些“艺术家们”的表演,有关部门应该拿出应对措施,出台管理规定,加以约束和规范才行。
相关标签: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