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心理重建:更需要关注的建设课题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02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许多人在经历了类似强烈地震这样的大灾难后,往往会产生感到恐怖、被遗弃、孤独以及做噩梦、深夜哭喊等心理症状。现有的现代化城市,虽然从表面上看,有先进技术作保证,但实际上在破坏性地震面前却显得非常脆弱。对于

    许多人在经历了类似强烈地震这样的大灾难后,往往会产生感到恐怖、被遗弃、孤独以及做噩梦、深夜哭喊等心理症状。现有的现代化城市,虽然从表面上看,有先进技术作保证,但实际上在破坏性地震面前却显得非常脆弱。对于汶川这样的特大灾难,由于家园被毁、亲人失去和离散以及身体的伤残,灾民会出现恐惧、悲观、绝望、紧张、焦虑等种种情绪,还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易怒、过度警觉、惊吓、坐立不安、心跳加快等身体异常反应,这对他们长久的心理伤害是无法估量的。这些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排解,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失衡。因此,我们不光要注重城市中的公共设施的重建,更要关注灾后的民众精神层面的心理重建等方面的问题。地震造成的后效应使受灾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受到重创,心理的恢复往往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

    通常,严重突发灾难所产生的心理危机,70%的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调节恢复,但是30%的人可能在未来8-12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慢性心理创伤状态,始终无法得到平复,心理阴影会折磨一生,导致性格改变甚至极端行为。在灾害中,幸存者、救援人员、媒体记者等由于亲历灾难,目睹种种惨状,心理损害程度超过部分人群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对身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需要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释放情绪。

    人们习惯对幸存者说‘你是幸运的’,但实际上,他们并非真的幸运。他们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他们可能永远要坐在轮椅上、可能丧失了亲人和朋友、可能失去了住所,而可预见的未来也与过去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大相径庭。

    灾后援助,实际上是人与人的一种“关系”——不仅需要有人愿意提供帮助,也需要受害者愿意接受帮助。不少灾民愿意接受物质帮助,却不愿意接受更深层次的精神帮助。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疑虑,他们不想被看做是“脆弱的”、不想让自己产生“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来自自己的处境,也来自于自己灾害前后的反应。譬如,在紧要关头只顾自己逃命却没有救助别人,这样的感受可能伴随一生。所以,安慰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追问,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

    汶川大地震以来,我们国家第一次重视和启用了灾后心理救援工作,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但我们国家在灾后心理创伤修复方面还缺少经验和知识,专业人士极其匮乏,也出现了一个孩子竟接受十次心理干预的状况,这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倒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和伤害。因此,灾后心理救援加快与国际机构和人士的合作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相关标签: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