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优雅而机智的灵巧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6:58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收到朋友寄来的一本保罗·奥斯特的新书《神谕之夜》,心里喜欢得很,不舍得放它在单位独自过夜,拿回家连夜读完了整本书。之前就看过他的侦探小说《纽约三部曲》。《神谕之夜》之后,我又买到了他的《幻影书》,又是一口气读完。很过瘾。

    《神谕之夜》与《幻影书》两本书在气质上很相似,以至于我在接连看完这两本保罗·奥斯特的书,竟把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重叠了,神谕里有幻影,幻影里跳进神谕来。我不认为这是件坏事。两本书的主人公都是作家,中年男子,遭遇过不幸,生活中穿插进爱情,但这个爱情对象身上却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让主人公走向未知的不可改写的命运结局。

    保罗·奥斯特在《幻影书》中有一句话:“现实是一个虚构和幻觉的世界,一个凭空捏造的产物,一个你所想象的一切都会成真的场所。”我很赞同这句话,这句话也可看做作家本人看待现世、看待文学的一种观点。同时也给了我为何在接连看完保罗·奥斯特这两本小说后把人物和某些情节混淆的理由。这不是任何人的过失。现实与文学都庞杂无边,我们身处其中,孤独与错觉、虚无与惶惑时时伴随左右,却也让我们安之若素。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也曾提过“幻影”,“无为”总给人一种不知该如何下手的感觉,似乎太过于轻松了,习惯于有所作为的人类很难体会那只是存在的心境,而总想抓住什么,追求些什么,于是能量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耗损。然而,凡是能抓得到、追得着的都不是真理,都只是我们认假成真的幻影罢了。这种“无为”的气质被保罗·奥斯特捕捉到,嫁接于他小说的主人公身上。

    从这两本书,我喜欢上了保罗·奥斯特这个作家。一方面痴迷于他制造的“幻影”,一方面被他写作的考究所打动。在他精心设置的微妙细节里,他以“幻影”般的手法推动情节,让阅读者安享他所带来的一场智力盛宴。《幻影书》中,海克特的默片被主人公认为充满“优雅而灵巧的机智”,用在这两部小说上,同样准确而契合。而这两部小说的中文译者,《幻影书》的译者孔亚雷和《神谕之夜》的译者潘帕其文笔的精美,为保罗·奥斯特作品的迷人锦上添花。

    后来看到保罗·奥斯特的一幅照片,穿一袭黑色的风衣,打一把黑色的伞。表情忧郁、目光迷离,有种不知所措的大男孩似的忧伤,很像他文中的主人公身上弥漫出来的气质:安静,又有文艺的元素浸在骨子里。貌似颓丧,实则他们自有自己支撑人生的方式与劲道。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其本人和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属于这一类。有意思的是,村上春树也说过他喜欢保罗·奥斯特。可见,把他们归为同类没错。"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