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塑造中国的银幕英雄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6:57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好莱坞诞生了两位影响巨大的电影明星:卓别林与秀兰邓波儿。

  韩三平分析说,这两位明星是生逢其时,两人主演的电影所表现基调都是温馨、愉快的,即使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也是以幽默的形式来表现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好莱坞诞生了两位影响巨大的电影明星:卓别林与秀兰邓波儿。

  韩三平分析说,这两位明星是生逢其时,两人主演的电影所表现基调都是温馨、愉快的,即使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也是以幽默的形式来表现。这个值得中国电影人借鉴:电影要励志、热情,让人们精神愉悦,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许柏林也说,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电影的基调应该是轻松的,让人减压。他特别强调国产电影要“励志”,要多拍一些小人物通过艰苦奋斗、千辛万苦获得成功的电影,要在电影中表现这样的主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过得了好日子,也能过紧日子、孬日子,否则,这个民族就不够成熟,“紧三年就紧三年吧,谁顶得住,谁心力在,谁最后就能成功!”

  2008年,获得票房巨大成功的国产电影,基本是喜剧题材,或者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贾磊磊认为,以前不少国产电影经常会忽略对观众心理欲望想象性的满足,好像只有把社会的腐败、世界的黑暗、人性的沦丧都在银幕上表现出来才算得上深刻,只有让光明的前景、美好的现实、纯真的情感都消失殆尽才称得上真实,“这种创作理念不仅使观众越来越远离我们的本土电影、转身投入好莱坞电影的怀抱,而且长此以往,还会造成我们的电影产业轨迹偏离电影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与普通电影观众形成难以弥合的心理隔阂。”

  贾磊磊说,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初衷是为了追求心理快感,追求感性的愉悦,“为什么把所有人类美好的梦想都留给好莱坞,而把那些苦涩的、沉重的电影偏偏要留给我们自己呢?”

  金融危机正通过投资、消费等杠杆逐渐传导到各国文化领域,一些文化大国的文化生产销售状况恶化。例如,由于一些银行不再投资电影业,美国电影业出现创作减少、宣传费用降低、电影公司减产、票房收入缩水等问题。有关专家建议,这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大好时机,应该借鉴好莱坞经验,塑造中国银幕英雄,通过流行文化有效宣传中国。

  2008年,《赤壁》在日本、韩国等国均受到欢迎,在日本的票房收入甚至超过中国。韩三平认为,如果把中国电影跟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传统、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中国电影前途无限,中国电影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走出去,推广到全世界,也许比工业产品要容易,“我们要把什么样的中国电影推出去?当然是中国的银幕英雄!”

  他说,到了塑造中国银幕英雄的时候了!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都是宣传美国价值观的,其主题就是:美国是一片充满希望、实现梦想的土地,士兵能够成为将军,穷人能够成为富翁,“美国现实当然并非如此,但美国电影老表现这个主题,因此无形中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往美国跑,为美国发展迅速积累了人才。中国就缺这样的银幕英雄,即使有,也是古代人物。难怪观众以前批评中国电影,充斥着帝王将相。”

  中国要塑造什么样的银幕英雄?韩三平认为,中国银幕英雄的故事应该表现这样一种中国式价值观:在中国,只要努力、奋斗,就能获得成功,就能实现个人价值。“我们要拍一些励志的电影,塑造中国银幕英雄,激励大家向上,面对现实,排除困难,积极面对人生,就能获得成功。”

  韩三平同时强调,塑造中国银幕英雄,一定要注意艺术手法,要有一个好故事,按照市场化的规律来进行电影的创作。
相关标签: 中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