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打人的孩子也是宝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6:53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孩子打人,似乎很常见,但是,看到打人的孩子,大家喜欢不起来,家长也觉得颜面无光。其实,孩子爱打人没有侵犯别人的动机,只是一种无意侵犯行为。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是情绪的俘虏,情感统治着他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赋予他们特有的色彩和表现力。幼儿易受情绪支配,不会也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虽然家长和老师反复强调,但他们对幼儿活动的基本规则和行为规范,仍然记不牢,更谈不上理解认识,一兴奋就将它们抛到脑后,很少考虑或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由于年龄较小,他们也不会好好合作,当小朋友之间出现争执时,往往不会商量谦让

    孩子打人,似乎很常见,但是,看到打人的孩子,大家喜欢不起来,家长也觉得颜面无光。

    其实,孩子爱打人没有侵犯别人的动机,只是一种无意侵犯行为。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是情绪的俘虏,情感统治着他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赋予他们特有的色彩和表现力。幼儿易受情绪支配,不会也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虽然家长和老师反复强调,但他们对幼儿活动的基本规则和行为规范,仍然记不牢,更谈不上理解认识,一兴奋就将它们抛到脑后,很少考虑或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由于年龄较小,他们也不会好好合作,当小朋友之间出现争执时,往往不会商量谦让,而是哭闹争论,甚至你推我搡。

    幼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他们从家长和老师那里也知道打人是不对的,但却控制不住自己。他们无故打人受到责备,自己也十分后悔。当然,有些孩子打人与家庭教养和生活环境有关,家长对孩子稍有过失就非打即骂,耳濡目染,他们与伙伴起冲突时,亦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对孩子的无意侵犯,家长和老师应进行及时适当的批评教育,因势利导,让他们学会控制,以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对精力旺盛的孩子,可建立合理渠道以疏泄其过剩精力,让他们多参加一些较剧烈的活动,如跑步、打球等,通过有趣的玩耍游戏消磨时间、消耗精力,以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再次,传授语言表达技巧,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熟练的语言表达可以使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宣泄自己的情绪,避免侵犯行为;最后,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道德品质有问题”、“坏孩子”、“问题儿童”的标签,杜绝打骂等粗暴的教育方式。

相关标签: 孩子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