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6:47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好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自己碰上了喜怒哀恐的事情心情特别激动时,总想找个人聊一聊。或分享快乐,或寻求支持,或者什么要求也没有,就是痛快说说让自己觉得心里舒服。可往往这样的谈话对象并不好找:找家里的人说吧,又怕家里人替自己担心;找同学同事说吧,人家都挺忙不好意思打搅;找老师领导说吧,万一对方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产生了不好的印象,那就更糟糕了。想来想去,算了吧,还是自己憋在心里对谁也不讲了。
如果想说的事情是快乐高兴的那还没关系,你就一个人偷着乐吧。不幸的是,往往有些想倾诉的内容并不是那么使人愉快,比如惹你生气愤怒的事;让你悲哀压抑的事;或者是恐惧害怕的事,等等。碰到这些痛心倒霉的事情,多想能找个安静地方,有个人能耐心地听你诉说,然后能理解你的心情和处境,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替你出出主意、想想办法,真诚地帮你一把。人在这时候才真真切切地感到有朋友,特别是知己朋友的重要了。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有个官员名叫俞伯牙,他鼓琴抒发自己的情感,砍柴的樵夫钟子期听出了他志在高山流水的弦外之音,二人结为莫逆之交。钟子期死后,伯牙将琴摔掉,称世无知音,从此不复弹琴,真是弦断有谁听呢。
医学和心理学家都观察到,如果人长期处于不良情绪控制之下,除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变外,还会得许多心身疾病,轻的像神经性皮炎,重的像支气管哮喘等,甚至可以诱发癌症。“文革”期间不少知名学者和政治家相继因患癌症谢世,很可能是与他们长期心情不平静又不能宣泄所致。
有人曾经调查过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种类,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友谊需要。朋友可以交很多也可以交不多。前者是一般生活工作中的朋友,不一定很知心。而后者,一般来说比较知心,有较深入的人生观、世界观基础,彼此的契合点多,是淡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一杯茶、一夕谈都能相互慰藉、启迪,使人头脑清醒,浑身舒畅。古人有云“士为知己者死”。唐代诗人王勃也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鲁迅先生生前与瞿秋白结为莫逆,他在赠给瞿秋白的对联中写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对知己的珍视若此,难道对我们不是一种启发吗?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