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老年抑郁患者急增 心情郁闷超两周应就医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2:27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专家提醒,这几年到医院来看心理科的老人越来越多,社会和家人应该改变观念,在关注老年人的躯体疾病之外,也更多的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

     今年10月10号是第2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精神心理科医生表示,临床上,近些年老年人抑郁患者呈现急增趋势,由抑郁引发的自杀也屡见不鲜,社会和家人应关注老年抑郁,一旦发现老人心情抑郁超过两周,应及时前往医院心理科就诊,吃药比心理治疗效果更好。

  受访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 潘集阳教授

  老年抑郁15年翻一倍 误诊率高达50%

  欧洲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1988年到2003年,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几乎增加了一倍,从11.5%的患病率增加到2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教授表示,尽管中国没有这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但老年抑郁患病率应不低于10%。“到医院来看心理科的老人越来越多,青少年也在增多,一头一尾都需要关注。”

  调查表明,内科医生对老年患者抑郁状态的误诊率高达50%。潘集阳教授指出,老年抑郁的临床症状与青年人差别较大,多表现为不能解释的疼痛、焦虑担心、记忆力变差、行动迟缓等。社会家庭关注老年人的躯体疾病,但很少想到伴随的抑郁问题。这可能延误病情,导致一些老年人自杀悲剧的发生。

  退休后无所事事、丧偶、身体差最易抑郁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重症抑郁的患病率为1%~5%,70岁以上还增加一倍。在导致老人抑郁的各种诱因中,最常见的就是退休后脱离社会失去精神寄托、丧偶、长期患病和经济困难。

  一般来说,老人在刚退休的5年内都还能适应退休生活,因为这时候他们还可能被返聘,可以买菜做饭照顾孙子,但返聘结束、孙辈长大上学以后,事情慢慢变少,孤独感、无价值感、无目的感都会袭击老人,使他们陷入抑郁。

  丧偶是老年抑郁的一大显著诱因,配偶突然离世,老人心理遭受打击,更加孤独。调查发现,丧偶后有最多达14%的老人患上重症抑郁,丧偶之后第二年,老年人得各种疾病的几率也会增加一倍。

  “老年期病人抑郁焦虑自杀风险很大,65岁以上老人自杀率高达29.3/10万,远高于一般人群。一旦抑郁伴有焦虑,自杀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而且老年人自杀成功率也更高。”潘集阳教授说。

  老年抑郁吃药治疗更好 不适合心理治疗

  老年抑郁好治吗?潘集阳教授表示:“老年人用抗抑郁药效果比年轻人好,但心理治疗不太适合老年人。”在治疗方法上,老年抑郁与青年抑郁也有所区别,首要的原则便是用药量减半,其次要考虑是否会与其他药物产生反应,最后则是要考虑老年因素,比如老年男性普遍有前列腺肥大的问题,服用抗抑郁药物可能加重症状。

  潘集阳教授也强调,并非一抑郁就要吃药,如果仅仅只是抑郁情绪,可通过多出门锻炼,和老朋友聚会的方式改善心情。国外的老人喜欢到处旅游,实际上也是缓解抑郁情绪的一种方法。潘集阳教授建议:“老年人情绪抑郁超两周就应该到医院心理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判断如何治疗。”

  潘集阳教授认为,老年抑郁问题其实是个社会问题。预防老年抑郁,社会支持或许比子女关怀更有效,完善养老制度、加强社区的养老功能、健全社工制度,这些都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老年抑郁问题。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相关标签: 患者   心情   老年   抑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