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微博关注太多 感觉不会再爱了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2:26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微博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重要、快速的信息来源了。信息以几何增长爆炸的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为一件艰难的事情。

  为了能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消息,信息量不落后于人,加上微博可以单向无限制交流的特点,关注几百个微博用户毫不稀奇,甚至有关注数量上千的。人一天的时间就24小时,除去工作吃饭睡觉学习,刷微博的时间不算多,因此有些人疑惑关注那么多人能看得完全部消息吗?

  数字是一种心理安慰

  尽管明白消息看不完,然而信息量跟关注量有直接关系,庞大的关注数量令人产生了满足感——有充足的关注量不用担心消息漏了。可是由于这种虚假的自我安慰心理,人就成了被动接受消息,等待消息送上门,而缺少主动搜寻的积极性。笔者有朋友关注的用户不足50个,知道消息的速度和数量却比许多有一两百个关注的人更快和更多,因为他习惯自己去翻找消息,触觉变得更为灵敏。实际上,渴望掌握信息的人就应该是充满主动性的。习惯等待消息的人受社会环境影响通过增加关注量以示作为信息潮流的一份子,换言之其实你并不是真心想知道那么多东西的。

  信息太多,刷到眼花缭乱

  微博并不是专业汇集、分类信息的平台,由于微博的组成大部分是靠个人用户,所以发布的内容受个人喜好影响,通常日常生活琐事居多。关注某个用户能看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也连带不需要的信息,而且作为粉丝的你毫无内容选择的权力。信息量多的同时亦意味着信息内容的杂乱——起码有一半的信息对你来说是无用的。过分混乱的信息会扰乱人思维的连贯性,造成思维碎片化,注意力也受到影响。现在很多人习惯性刷微博而难以集中精神去长时间做事情。不仅如此,对于信息的判断力也下降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冲动下结论,面对海量信息如何判断正确错误对于大部分只想稍微了解或是用微博打发时间的人来说太耗费脑细胞和时间了。

  信息疲惫,感觉不会再爱了

  人脑每日接收的信息是有限的,样样都想抓住,可是越多东西想要记住就会忘记越多。这就是为什么刷微博看到太多东西会感到精神疲惫。造成疲惫感的另一方面是自我认同的混乱。每天一股脑涌来的信息量,陷入各种各样的评论和观点,眼界和角度是开阔了,但是在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竟然发现要保持自己原本的立场是这样困难,随时都会被千奇百怪的事和他人的观点刷新三观。当三观受到撼动,自我认同同时受到威胁,容易令人生出厌烦、焦虑情绪和疲惫感。因为此时你已经缺乏安全感,人类的安全感离不开自我肯定和别人的肯定。另外国人喜欢阅读负面消息的心理导致微博上负能量的传播广泛又快速。一边看着一边不快乐,不快乐还是被迫继续关注,信息综合症成了互联网时代下人类的通病。

  借用高手一句:你知道太多了!知道太多的人总是不快乐的。

相关标签: 感觉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