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养个孩子让自己成长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2:25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哪个父母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超市里强压着自己对小宝宝的怒火,因为他吵闹着要买一辆新型的玩具汽车,不管家里的汽车是不是已经多到没地方放了。
孩子逼着我们学习。没有逃脱的可能。孩子总是黏着我们,彻底依赖我们。每周一次电话或一封邮件,他们不会满足。他们需要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无休无止的陪伴。我们需要预先想到他们的需求,发展我们的共情能力。

  看着4岁的女儿眼泪汪汪,卡特琳娜不知所措。

  儿童手工作坊夏令营。老师要求家长带着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小陶罐。比赛结束,卡特琳娜本以为她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却没得到任何奖项。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此时她想对女儿说:“不要哭哭啼啼的!”可她马上克制了自己。她好像听见母亲的训斥:这种话对孩提时的她从没有过任何帮助。她突然明白,是自己面对老师的评判产生了焦虑,也破坏了和孩子一起玩的兴致。对4岁的女儿来说,坐在妈妈腿上玩黏土就足够了。

  哪个父母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超市里强压着自己对小宝宝的怒火,因为他吵闹着要买一辆新型的玩具汽车,不管家里的汽车是不是已经多到没地方放了;深夜里安抚泪流满面的青春期女儿,因为她难以选择,一边是对女友的忠诚,一边是女友的男友对自己大献殷勤。当然,就是在这些无比棘手的情况中,我们发现了自身具有的毋庸置疑的潜能。经历过这些事,我们走出最初的无能为力和愤怒,得到了成长、进步。

  成功的心理疗法正是如此:开启我们的潜能——认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也包括认识别人情绪的能力。孩子逼着我们学习。没有逃脱的可能。孩子总是黏着我们,彻底依赖我们。每周一次电话或一封邮件,他们不会满足。他们需要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无休无止的陪伴。我们需要预先想到他们的需求,发展我们的共情能力,随时更改我们的时间计划,接受他们给我们提意见,对我们试探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学习!

  在孩子的影响下,我们这些父母的大脑也以不同的方式发生着变化。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成年人的大脑仍然会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大脑接受的新鲜体验或受到的情绪刺激越多,神经元细胞的生长就越迅速。新体验和情绪刺激使大脑不断超越原有水平。不仅新神经元的增长节奏变快,那些特殊的荷尔蒙——比如催产素——也会提高我们承受压力和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也得以提高。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实验证明,雌鼠一旦生育了后代,学习的速度就会加快,也更能牢记自己的决定。研究指出,在母性刺激下的神经元似乎将大脑重新组织。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梅兹尼锡博士则将父母这一身份看成是“大脑的革命”。

  最近,一个在杂志社工作的女性朋友告诉我,很久以来她就发现,那些为人父或为人母的同事,比其他人更随和,更容易合作。或许因为他们的大脑和他们自己已经学会如何更好地接受他人的需求,或许因为生活向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治疗方式。

 

相关标签: 孩子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