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咨询:我该不该去读书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2:25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一个人想放弃那么好的工作去学医,猜想她的家人或身边的人多半遭受了一些身体的不测,激发了她对生命的脆弱感,学医可以消除由此引发的不安全感。

  我今年38岁,是广告公司的广告总监,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机会不多了。想趁自己还年轻去高校多学一些医学知识。但我担心自己能否接受这个挑战,同时也会面临经济上的损失。我至今仍单身,妈妈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我应该多花一些时间陪她,可我总是没有时间。(北京 倪馨)

  李子勋回复:

  如果你真对医学感兴趣,那么嫁一个医生可能比读医科学校会是更好的捷径。喜欢学医的人除了想悬壶济世,做一个可以拯救他人或握有支配他人生命权力的人,那就是对自己的生命很在意,还有就是怕死,怕病,学医的动机多半是为了拯救自己和帮助家人。

  一个人想放弃那么好的工作去学医,猜想她的家人或身边的人多半遭受了一些身体的不测,激发了她对生命的脆弱感,学医可以消除由此引发的不安全感。当然,学医也可以是一个心理情结,考大学的时候报考医科院校缺乏信心,转而求其次,或者有个医者曾是自己的内心偶像什么的。现在生活事业都有了,对情结的实现就变得急迫起来。

  对时间有限的感觉在心理层面是对生命短暂的感觉,每个人都希望生命无限长,可以慢慢来实现一些意愿。但理性告诉我们或提醒我们生命比想象的要短很多,这就造成一种对时间的紧迫感。后现代主义认为生命在于体验,体验得越多生命的内涵越大,这一辈子就越值得。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一致性大于体现个别性,你的医学梦想会有些离经叛道的感觉,同样的事在西方文化中似乎不是什么问题。你的内心面临一种“我想要”和“我应该”的冲突,是自行其是和自我约束之间的斗争。阻碍你选择改变的事情只是你为什么不敢改变的解释,并非真正的原因。尽管你的内心早已心猿意马,但现实这根绳把你系得牢牢的。我不为你担心,因为谁能说这种表面主流,骨子里叛逆,有缺陷和遗憾的人生不同样是一种精彩的人生?!

相关标签: 咨询   读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