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孩子不高兴就躺在地上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2:25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聪明的父母应当观察一下,孩子躺下后不理他,他多久能自己起来。孩子起来后一定不会再继续胡闹。心理学会说过度关注孩子的躺,结果造成孩子行为被强化,同时让孩子感觉他胜利了。

  我儿子今年快4岁了,从小就很任性,现在更是变本加厉,有什么事他不高兴了,就摔东西,还躺在地上打滚,因为这个事跟他讲过道理,也打过他,但臭毛病就是不改,幼儿园老师也反映他在学校里不听话,难沟通,我该怎么教儿子改掉这种坏毛病啊?

  心理专家回复:

  躺下来的感觉很好,一个孩子躺下了,父母就显得更高大,同时孩子的反抗与攻击似乎就停止了。在角斗场上,一个人躺下了就表示认输,弃权。如果父母用这个方式理解孩子,那么孩子的躺下就不再是示威,反倒应激起我们的爱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发脾气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婴幼儿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理性的分析再做出行动的决定,都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因此,当宝宝遇到挫折或是不舒服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通过发脾气来表达,比如摔东西或是拉妈妈的头发。但是这样的行为只能是偶尔出现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宝宝惯有的一种习惯。

  在情感上感到饥饿的孩子,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都比较弱。明明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却不知怎么表达。有的孩子为了引起爸爸妈妈和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会故意做出一些表现异常现象,像咬人、打人、撒谎、哭闹等行为。有攻击力倾向的宝宝并不一定都是个性强悍的,反而是因为内心比较脆弱,用武力来保护自己罢了。

    如何改掉孩子不高兴就撒泼的坏习惯

  聪明的父母应当观察一下,孩子躺下后不理他,他多久能自己起来。孩子起来后一定不会再继续胡闹。心理学会说过度关注孩子的躺,结果造成孩子行为被强化,同时让孩子感觉他胜利了。因为他做什么都不如躺下来对父母的影响大。如果要让躺的行为减少,做到对躺不关注、也不满足,可能是原则。当孩子还站着的时候对孩子说,“如果你要躺下我就走开”,孩子会想一个人躺着没什么意思,他会选择不躺。在我的亲子讲座里也会播放一个视频,一个孩子躺在地上哭,母亲与一只大狗走开的时候,孩子首先是不哭了,爬起来找妈妈,看到母亲的时候又马上躺下,这样周而复始,让人开心大笑。并非孩子天生就知道这招,而是躺下后父母改变了态度才让孩子重复着躺下的行为。

  孩子发脾气时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爸爸妈妈应该先安抚孩子的心灵,让他(她)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找出发脾气的原因。把事情的本质找出来,然后再耐心地教他怎么做,分析不对的地方。在宝宝的情绪得到了安慰后讲道理,比一遇到问题就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有些时候,妈妈也可以就势躺下,感觉躺下后与孩子交谈会不会不一样。对5岁以下的孩子,要把与孩子的交流与教育游戏化,要用这样的语言:“如果你躺着,妈妈也只能躺着”。在墙上贴张纸,很有兴致地记录今天孩子躺下多少次,拍点照片, 充满好奇与惊讶评价他的姿态与造型。当孩子躺的意义成了父母的取悦与欢笑,孩子慢慢会懒得再躺。

  久而久之,宝宝就知道发脾气的方法没有效果了,就会停止用该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在爸爸妈妈的耐心教导下,再慢慢地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相关标签: 孩子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