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如何帮助精神患者重返社会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2:03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不同程度的各类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7.5%,其中,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情感疾病)的患病率为6.1%。据公开资料分析,许多患者以及照料他们的家属甚至也因此失去了参与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如何通过创新公益模式,帮助患者重返社会,减轻疾病对患者、家属、社区及社会的负担是精神卫生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

不同程度的各类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7.5%,其中,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情感疾病)的患病率为6.1%。据公开资料分析,许多患者以及照料他们的家属甚至也因此失去了参与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如何通过创新公益模式,帮助患者重返社会,减轻疾病对患者、家属、社区及社会的负担是精神卫生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

对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助理原岩波主任从临床角度进行了分析,目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模式需要社会的多方面支持和投入,切实帮助精神障碍患者获得职业技能,从医院回到家庭,进而回归社区,获取适当的劳动认可。如果能够帮助患者,依靠职业技能获取相应的认可,将有效帮助很多精神障碍患者消除病耻感,回归正常社会生活。这很有可能成为将来探索社区康复模式的一种突破。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尚少梅教授指出,精神卫生健康的护理,特别是在社区层面正处于起步阶段,还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精神卫生社区康复文献调研项目,以便能将有效的精神卫生社区护理管理模式引进,搭建由护士、社工等多学科参与的示范性精神卫生社区康复平台。我们期待该项目将致力于改善精神病患的社区康复工作、提高病患和家属的生活质量,为完善精神类疾病的社区护理手段提供参考,同时提升相关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共同推动精神卫生健康工作的发展。

12月2日由人民网和健康时报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上,强生与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等多家机构的代表共同出席精神卫生社区康复与创新公益的主题论坛,并启动“心灵花语”创新公益试点项目。“心灵花语”创新公益试点项目为由护士、社工、公益机构组成的社区康复模式与线上公益平台架起一座桥梁,联合医院、大学、公益慈善机构和社交媒体,建立从社区护理、病患职业技能培训到创造价值的社区康复公益链模式,让有爱心的人有机会奉献爱心,帮助精神障碍患者自食其力,呼吁消除社会歧视,帮助他们如愿重返社会。强生将在已筹集的目标善款的基础上,匹配相应的额度,并通过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统一捐赠至目前已经有成功运营模式的广州市越秀区馨和社工服务中心,用于帮助更多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减轻负担。

相关标签: 患者   精神   帮助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