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怎样看待密集恐惧症 消除密集恐惧症的3个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57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密集恐惧症就是人们看到非常密集的事物首先在视觉上感到疲劳,从而导致心理烦躁甚至恶习的现象,其实本身图片是毫无问题的,只是看见他的人在心理上有一些不舒服的反应,觉得他揪心。轻度的密集恐惧症患者在生活中还可以自我克服,但是严重的患者这种极度敏感的心理反应可能影响他们的生活。

密集恐惧症就是人们看到非常密集的事物首先在视觉上感到疲劳,从而导致心理烦躁甚至恶习的现象,其实本身图片是毫无问题的,只是看见他的人在心理上有一些不舒服的反应,觉得他揪心。轻度的密集恐惧症患者在生活中还可以自我克服,但是严重的患者这种极度敏感的心理反应可能影响他们的生活。

下面的这种克服密集恐惧症的方法是基于如何让人去接受这一个出发点。先来分析病人的逃避心理,比如患有密集恐惧症的人都无法忘记莲蓬图和琵琶蟾蜍的可怕图象,这些均他们心中想起来都会发抖恶心的梦魇。其实当你一再地想把它们从记忆中淡漠,说明它们在你心中已经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这种感觉一旦被外界别的物体激起还是会引来无穷后患。

该怎样看待密集恐惧症?

尽管密集恐惧症并不被认为是一种心理失调,但是它的存在还是让很多人感到苦恼。因此,对于密集恐惧的研究,还是十分具有价值的。

首先从心理学上,特定视觉特征如何引起恐惧感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课题。通常来说,非社会性因素的恐惧感来自于对具象事物的观看,比如蛇、蜘蛛或悬崖。人类对这些事物的恐惧来源于人类进化历史这些因素对人的筛选。然而对于密集恐惧症来说,“密集”本身是一种特征性的抽象概念。用蜘蛛恐惧症或恐高症的理论无法很好的解释对肥皂泡和多孔奶酪的厌恶,因为肥皂和奶酪无论从进化史上还是当下都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科尔的研究成果让人们认识到,来源于具体的有毒生物的抽象图形特征,依然可以诱导恐惧的产生,这可能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其次,人类对密集视觉特征的厌恶,可以让设计师们更好的设计自己的产品,来引导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例如在珠宝或壁纸设计时,尽量避免可能产生密集恐惧感的图样,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而在需要表现不安、恐惧的场合,则可利用这些图样特征,来让受众获得相应的心理体验。

最后,回到密集恐惧症本身的问题上,如何克服这“一点点副产物”呢?或许自己就身为密集恐惧症患者的科尔本人已经给出了答案:反复看密集图片直到麻木状态,就可以克服密集恐惧症了。不过,为了避免对密集恐惧症者的造成心理伤害,像科尔用的这种“暴露疗法”还得与放松练习搭配使用,方可逐步舒缓恐惧感。

消除秘籍恐惧症的3个方法

为了真正地克服密集恐惧症,这里采用情感替代法,通过接触到这些图片联想到一些美好的意象,来让恐惧感消除。看看下面的步骤,相信你不难做到。

1、曝露疗法

这种治疗的方法就是强迫患者接受造成其恐怖的事物,将患者曝露在恐惧的事物之前,让其心理受到极大的刺激,这样会让患者重新的建立起对恐惧印象的新认识,明白到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简单的说就是多看,看到麻木了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了。读法医的人也是通过多接触尸体来消除对尸体的恐惧感。这种疗法也叫做“脱敏”。

2、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它能最终打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顺其自然就要求病人在这一态度的指导下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病人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减轻了。

3、放松入静训练

找一个安静没有人打扰的地方,舒适地坐下来,闭上眼睛,想像自己来到一个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的幽静地方,心境变得平和起来。现在开始放松,从头部到脚部依次想像变松变软……每天至少一次,通过经常这样的练习,能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 身体,有助于克服紧张的反应。

相关标签: 怎样   方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