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你对多重人格了解吗?它的成因和特别之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55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多重人格是一种心因性身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通俗的说,就是两个以上的人使用同一个身体人格障碍的分型及表现多重人格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和其他神经官能症一样,也是由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引起的。患有多重人格病症的患者大多都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或是遭受过被虐待的经历。所以精神分裂症的病发与家庭因素和所处的生活大环境是分不开关系的。

多重人格是一种心因性身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通俗的说,就是两个以上的人使用同一个身体人格障碍的分型及表现多重人格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和其他神经官能症一样,也是由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引起的。患有多重人格病症的患者大多都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或是遭受过被虐待的经历。所以精神分裂症的病发与家庭因素和所处的生活大环境是分不开关系的。

多重人格的成因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创伤事件,比如父母离异、朋友背叛、被当众体罚或更加严重的其他事件,如强奸、暴力、生命危险等。当这些创伤事件发生时,当事人的年龄越小,就越容易导致自我的分裂——即分裂出一个新的子人格,一个被淹没在创伤事件中的子人格,一个对创伤事件有着强烈感受的子人格,是人们为了应对创伤而分裂出来的用以帮助自己的全新的子人格——他要么是无助的哀叹者,要么是博取同情的假装弱小者,要么是狂躁的愤怒者,还可能是勇敢的坚强者,当然还可能是其他的形象。

假如这个人所经历的创伤没有被很好地处理的话,这个被分裂出去的子人格就会一直游离在大的完整自我之外,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境或事件,这个子人格就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做出一些令当事人自己都不可控制的言语和行为。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创伤经历而导致自我的分裂,并不能被鉴定为“多重人格障碍”。因为当事人虽然有一部分子人格游离在自我之外,但是他的各个子人格之间是有沟通的,清晰地被自我所主导的,一般情况下都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即精神病学所说的是“有自知力的”。况且这个分裂出去的子人格,不见得会一直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后来生活的磨砺,他可能会变成当事人的主人格,也可能会逐渐变得较小甚至是消失(被其他的新生出的人格所代替)。

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究竟能够分裂成几个人格?

专家说:“临床研究表明,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平均可以有13-15个不同的人格。”

多重人格中的分身是没有性别、种族甚至物种限制的。比如说,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一个娇小可爱的女性和一个强有力的男性两个分身,其中男性的一方充当起了保护女性的角色;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主人和宠物两个分身,他的人格时而是人,时而又变成一条毛茸茸的大胖狗。

多重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

多重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之间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它们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理障碍。最直观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肉体多个灵魂,而后者是一个肉体一个灵魂。除此之外,两者都会产生幻听,但区别又在于: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听到的声音来源于内部,自己头脑里,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则会认为那是天外之音,是别人发出来的。同时多重人格障碍患者能认识到所有这些只是种幻觉,往往会自己压制住这种声音,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则认为那些声音都是真实的,尽管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

我们都是“多重人格”

即便成长经历中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创伤事件,人们也都是天生的“多重人格”者,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站得稳稳的。

生活要求我们必须是复合型的多面体。为了能适应生活里的种种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在不同的场合要表现出不同的自我形象。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准确地界定出(也不需要)哪部分子人格是天生的,哪部分是后天习得的,哪部分是为了迎合环境需要而假装的。然而正是有多个子人格的调适和帮助,才能使你的内心有张有弛,更加有弹性,更能面对生活里的种种挑战。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