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儿童恋物癖源于缺乏安全感 4招教你如何应对与预防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51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儿童“恋物瘾”,是一种离开了某一样陪伴物就忐忑不安的行为。说到底,儿童“恋物瘾”就是一种轻微的孤独症。儿童恋物源于缺乏安全感,在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儿童“恋物瘾”,是一种离开了某一样陪伴物就忐忑不安的行为。说到底,儿童“恋物瘾”就是一种轻微的孤独症。儿童恋物源于缺乏安全感,在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预防及应对措施】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既然孩子的“恋物瘾”是由缺乏安全感引起的,那么,预防或逐步戒除幼儿的“恋物瘾”,也要从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入手。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尽量多找些机会陪陪孩子

孩子不是动物,只要喂养就会长大。孩子的成长更多需要的是父母的爱、需要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如果缺少了这些,孩子就会感到孤独和焦虑,就会被迫试图从“物”的身上寻求情感的庇护。

2。平时多拥抱孩子,多抚摸孩子的背部和头顶,以解其“皮肤饥饿”

拥抱和抚摸不是奖赏,不要等孩子画了一幅好画或弹出一首钢琴曲时才去拥抱他。拥抱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感到不安,也可以拥抱他,这是两代人之间一种无声的和解方式。经常性的拥抱给孩子这样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很安全……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极少会将小包被或玩具熊当做“精神保险带”。

3。就算让孩子独处一室,也要进行睡前安抚工作

孩子本能上都畏惧噩梦和黑暗,所以硬性将孩子与父母分开,是很不明智的,不少幼儿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瘾”的。但四五岁的幼儿最好能独睡。如果父母在孩子睡前陪伴孩子,并开亮一盏小灯,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等孩子睡着再关灯离开,就比较容易使其对襁褓被之类物体“脱瘾”。

4。在选购有关幼儿用品时,要有意识地备下几个“迁移载体”,让孩子无法对其中的某样东西“专情”

九成以上恋物儿童会对小包被、小抱枕、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上瘾”,如果一开始就备下两三条小包被、各式各样的绒布熊,让孩子选择使用,孩子就不会轻易对这些经常被替换的物品产生无法割舍的感情。

【发生原因】

“恋物瘾”源于缺乏安全感,儿童或许在家庭中缺乏爱护和关怀,经常独处,以致要寻求某样物体作为精神上的慰藉,以逃避孤独、寻求安全。

【易发年龄】

3岁以上。

相关标签: 预防   儿童   缺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