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如何预防恋物症?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40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恋物症属于性偏好障碍( Disorder of sexual preference)的一种。性偏好障碍原称性倒错(Paraphilia),指一系列异常的性行为,如露阴症、摩擦症、恋物症、窥阴症、异装症、性施虐或受虐症、恋兽症等。

恋物症属于性偏好障碍( Disorder of sexual preference)的一种。性偏好障碍原称性倒错(Paraphilia),指一系列异常的性行为,如露阴症、摩擦症、恋物症、窥阴症、异装症、性施虐或受虐症、恋兽症等。

案例一:

上周帮儿子洗衣服的时候,在他上衣口袋发现一个百货商场的收银小票,是两双丝袜,我第一反应是儿子交女朋友,回来问儿子,儿子狡辩说没有,我就把小票你给他看,他赶紧就抢了过去撕掉了。我给他班主任打电话问情况,老是说没发现儿子有什么异常。前两天给儿子整理房间,发现衣柜的一个小抽屉了放了满满一盒子丝袜。我去咨询过心理医生,说儿子可能是恋物癖。

专家提醒:预防儿童恋物癖你可以这么做:淡看孩子对安慰物的依赖行为。恋物的源头是安全感的缺失,父母最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刻意限制孩子,因为这种做法只会强化宝宝的这种行为。用充满乐趣的活动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还可以制造意外事件帮助孩子遗忘安慰物。

案例二:

今年已经读二年级的小美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抱着她的玩具狗,平时在家吃饭、看电视都要跟她的“爱狗”粘在一块儿,尽管玩具狗已经越来越旧、越来越烂,可小美依然不肯离手。父母开始以为她是在撒娇,但后来发现女儿的习惯竟怎么也改不掉。

专家介绍:这是因为孩子与父母沟通太少、亲热不够所致的“恋物癖”。放不下,离不开“情不自禁”。这些小“恋物癖”们从三四岁到十一二岁的都有。他们有的身边少了玩具熊就哇哇大哭,有的不嗅着浴巾就没法入睡,有的枕边少了发黄的玩具小白兔就不睡觉。

针对上述案例,儿童早期教育专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住房条件也越来越好,很多家庭的孩子都被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白天父母上班,跟孩子接触的时间少,晚上除了吃饭看电视之外也少有“亲热”,这样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使孩子缺少亲情的“滋养”,往往使一些儿童转移他们的感情投入方向,慢慢形成恋物癖好。发展下去,重者会形成孩子敏感退缩、忧郁脆弱的性格,父母应对此有所警觉。

为了防止孩子出现这样的倾向,专家建议父母增加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多用亲情和孩子沟通,一般来说不提倡过早地给孩子安排独立的“单人间”。对有此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增加感情投入,除了用亲情沟通外,可以多准备几个“迁移载体”,使他们无法对恋物“专情”。

相关标签: 预防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