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你对另一半有依赖强迫症吗?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36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对另一半依赖也是强迫症的表现之一?伯恩斯坦总结了疏离的爱情模式的特点:真正的亲密关系被表面的亲密所取代,坦诚的交流被防备所取代,而激情则被机械的性行为所取代。

伯恩斯坦总结了疏离的爱情模式的特点:真正的亲密关系被表面的亲密所取代,坦诚的交流被防备所取代,而激情则被机械的性行为所取代。

表面的亲密——疏离的人不信任他人,意味着他/她总是选择自我认同而不是亲密感——独立、依靠自己,而不是相互信任和分享彼此脆弱的一面。毫无疑问,疏离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作亲密。没有感情的付出和回馈,没有分享,也没有终身伴侣的感觉。

防备——疏离的人害怕与人亲近,他们的沟通倾向于表面化——甚至是防卫性的。疏离的人可能会周期性地讨论一下“关系问题”,但是哪怕是这个时候,他们关注的也并不是感受,而是一些评论而不是情感。这种防备阻碍了真正的亲密关系的建立。

机械的性行为——跟疏离的人做爱有时候只有生理上的愉悦,而没有情感上的满足……如果没有承诺,疏离的人就会很放松,并且性生活放纵,但是当有了亲密感和承诺的约束,疏离的人对于距离的需求就显现出来了,而激情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过度依赖的人,设计陷阱让别人承担他不愿意承担的责任和压力,疏离的人则试图设计一个陷阱让对方放弃主动权,由他/她来决定两个人的关系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距离。每当配偶试图讲一些个人问题的时候,他/她就会故意保持距离并表现得闷闷不乐,这其实就是在设置一个疏离的关系陷阱。掉入了这个陷阱的配偶会慢慢地放弃控制权,并且不再讲让疏离者不舒服的事情。这样,关系中的一些严重问题就被掩盖了。

情感从依赖中汲取营养

我们要呼唤爱情中的依赖——因为,生命之初是融合。这种相互依赖是我们产生爱的情感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其中感受到融合、激情、忘我而我们早期与父母的关系正是这种融合的源头,尤其是我们与母亲之间的感情经历非常重要:慈爱的母亲给孩子喂食、抚摸他/她、回应他/她的召唤和需求……通过这种融合式的联系,母亲让孩子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如果生命之初的这种关系是使孩子安心的,孩子就会勇于去探索世界。这种联系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永远都会怀念它,并试图找回它,如果当初这种联系出现了缺失,我们就会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试着修复它。

爱情与联系是不能分割的。少了其中的一个,另一个也将不复存在。“融合具有决定人格构成的作用:它要求所有的恋人都把自身的一部分奉献给对方,同时又占据着对方,拥有对方的一部分。”法国精神分析师让-乔治-勒迈尔(Jean-GeorgesLemaire)说。在联系的交织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运动。一方面,害怕失去对方;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自我。既怕分手,又怕被吞噬。这种焦虑在从不付出真情的唐璜嘴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它是生命早期对被吞噬或被阉割的恐惧的回响,这种恐惧的根源是弗洛伊德发现的俄底浦斯情结:为了解救自己,只有一个办法——逃脱所有依恋,否认任何依赖。

这是现代社会比较普遍的幻想。拉法埃尔-米利科维奇认为:“是现代社会使情感的自立成为可能,而且还把它塑造成一种价值观。”塞尔日-朔米耶则把这种幻想视为“一种经济意义上的自由言论,这是个人主义的一种恶化,它与爱情的联系是不可能兼容的。”他还强调:“情感从依赖中汲取营养。但是我反对任何把问题简单化的言论。这种通过损坏伴侣关系来确认自我的欲望,可能源于有些人维持伴侣关系的困难。”

相关标签: 依赖   强迫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