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地震灾难后 4类人应接受心理干预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33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地震是伤害性极大的灾难,对人的伤害出了身体上还有心灵上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儿童,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给他们的一生带来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所以,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刻不容缓的。

据了解,雅安灾区地震伤员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让伤员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得到同步治疗,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已经赶赴灾区,开始对地震伤员进行心理干预,给予伤者心理支持、安抚。

心理干预专家袁茵正在灾区对地震伤员王国庆进行心理干预,袁茵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40多岁的王国庆正在山上干农活,因为站的地势高,他目睹了大地剧烈抖动、山石如暴雨般滚落以及房屋变成一片废墟的惨景,而他也被震落的巨石砸中导致严重骨折。悲剧发生后,王国庆出现了对余震的过分警觉、大脑反复闪回地震场景、情绪烦躁等严重心理反应,“如果不及时对他进行心理干预,这种心理伤害可能会影响他一辈子。”昨日下午,袁茵对王国庆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的心理疏导,鼓励他把内心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袁茵将根据第一步的情绪释放情况,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

地震灾难过后,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人群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地震中被砸伤的人,也是受伤最重的,由于身体有伤,这部分人的心伤也最重,是心理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而这种心理伤害将成为地震受伤者的二次灾难,这次灾难的打击也许不亚于身体受伤的程度。

第二类是与遇难者或受伤人员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亲属,这部分人员虽然身体没有受伤,但巨大的灾难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精神刺激,亲眼目睹了屋倒楼塌,亲人、朋友远离自己而去,灾后他们会有一种巨大的丧失感和孤独感,从而处于一种感情休克状态,没法与周围的人进行感情交流,很容易变成一种抹不去的心伤、心病。

第三类是救死扶伤的军人、医生、教师、志愿者,包括心理专家。这些人受到心理伤害的强度,看上去不如前两种人,因为他没有直接丧失肢体和亲人,但他们所亲历的惨烈场面的壮大和持久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也极深。因为这些人受伤害的原因是他们特别在意人的生命,特别在意人的感情,而这样深情的人更容易造成情感伤害。

第四类是社会大众。地震,不仅对伤者、幸存者、救援人员,也会对全社会造成潜在的心理损伤,给得知事件信息的普通群众内心蒙上阴影,使得恐惧心理久久不散,进而对未来丧失希望和信心。

相关标签: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