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心理变态是否会遗传?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30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杀人犯的孩子就一定是杀人犯吗?如果家里出了一个精神病,那是否要对这家的小孩进而远之?看本文告诉你答案。

  一般地说,人的心理是不能遗传的,它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然而,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却又十分密切,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型,气质,神经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会受到遗传因素的直接影响。

  在历史上,对于人的心理能不能遗传,曾经有过遗传决定论之争。例如,19世纪末叶的英国科学家高尔顿(A.Galton)曾出版了《遗传的才能与性格》和《遗传。天才》等许多著作,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才能和性格都是遗传来决定的。在中国也有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说法,也认为人的心理才能是由遗传来决定的。但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却坚决反对遗传决定论,主张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又环境决定的。20世纪初的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J。B。Watson)就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儿童,他能把他们塑造成科学家、音乐家、流氓无赖或者小偷等等。这两种观点都未免偏颇。

  如果说,人的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都是遗传下来的,这显然不会令人信服。但我们说有些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这是合乎逻辑的。

  近几十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的重大进展,表明了揭示遗传影响的物质基础,阐明遗传的具体机制已经有了可能。在精神疾病中,精神分列症,躁狂抑郁症和癜癎性精神病等所谓内源性精神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对精神病人的家属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亲属中血缘关系从远到近,则患病率具有从少到多的趋势。上海市1964年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做了普查,也发现了类似的趋势。其具体关系见表。

  精神病患者家属中远、近亲的患病率

  亲缘关系      患病率

  父母        33.21%

  同胞        30.10%

  父母的同胞     13.56%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12.66%

  第一代堂兄姐妹   6.46%

  第二代堂兄姐妹   4.20%

  表叔伯父与表舅姨  3.64%

  今天遗传的作用已经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的事实,遗传的物质因子在染色体上,是所谓的遗传基因,而染色体则是在细胞体中。那么,染色体和基因究竟是什么物质?父母的遗传信息又是怎样传给子女,进而代代相传的呢?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遗传物质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NA)。染色体是由盘曲得很紧的双股螺旋核糖核酸分子。基因就是这种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一小段,携带着蛋白质和酶的合作等遗传信息。

  个体之间生物性状相同或相似就是遗传的表现。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面是个体之间生物性状的不同或差异,称为变异。遗传性是人类世代相继的根据。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而引起的疾病,称为遗传性疾病。遗传物质的变异出现于染色体的,一般称为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畸变);出现于基因的,一般称为基因突变。发生了突变的基因,称为突变基因。突变基因所引起的性状多属于正常范围,少数可引起机体结构或功能的异常,称为致病基因。

  致病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如为显性则在相继的一代即可出现症状,如为隐性即可能在隔代才会产生症状。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可归纳为三大类,一类只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称为单基因遗传病;一类是由染色体畸变而引起的,且与环境因素有关称为多基因遗传病。

  与遗传有关的精神疾病,一般认为躁郁症(特别是抑郁的)与单基因显性遗传的因素有关部门;先天愚型(又称伸舌样痴呆或唐氏综合症)则是染色体畸变造成的遗传病;精神分裂症,有人认为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的疾病;但更多的人认为与多基因遗传的因素有关。

  所以具体的是否纯粹的精神病遗传,你需要去医院查这个人的基因。不要单纯一棒子打倒所有人,毕竟,万事都不能绝对嘛。

相关标签: 遗传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